目前分類:轉載文章 (2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親子天下╱編輯部】 曾經有位保母在家長早上送小女孩過來時,當著父母的面拉起小女孩的衣服,檢查身體的傷痕和蚊蟲咬傷處,以免晚上家長來接時,又把傷口賴在保母身上。 保母感嘆,現在家長的要求愈來愈嚴苛,常讓保母覺得動輒得咎。 專家建議,家長要常常跟保母溝通教養的觀念,彼此在大方向上取得共識。其他細節若不至於造成孩子的身心危害,家長應該放心交給保母處理,並相信保母,她們畢竟多是經驗豐富的育兒工作者。 許多保母坦言,什麼樣的小孩他們都見識過了,最難溝通的反而是家長。家長若能信任保母,彼此為對方著想,受惠的絕對是孩子。畢竟保母所做的本來都是家長該做的,是家長拜託保母幫忙照顧小孩。 然而家長要把寶貝兒女交給陌生人照顧,心中的擔憂不可避免:擔心自己不要求,保母就不重視;又怕要求多了,保母覺得煩,反而對小孩不利。 建議家長可以在每天接送小朋友的時候多和保母聊聊天,用輕鬆的方式聊聊保母一天的生活,適時在聊天中放入自己比較擔心的話題,讓保母了解自己的想法,也透過聊天了解保母的處理方式。例如每天該有多少戶外活動時間?要不要讓孩子自己睡自己醒?孩子不想吃飯怎麼辦?每天看電視的時間長短,絕對不體罰等。 家長也可以請保母幫孩子記錄日常行為,例如什麼時候睡、睡多久、什麼時候吃、吃了什麼,或當天有哪些特殊狀況。家長也可簡單做個表格,設計好自己在意的項目,請保母每天勾選或填數字。但避免太多項,反而讓保母花太多時間做記錄,影響托育品質。透過紀錄,可以觀察出保母的托育服務規劃,有助家長預期、判斷孩子在保母家會經歷什麼樣的生活,自然也比較放心,舒緩雙方因不了解而造成的緊張對立。 不可忽視的警訊 不過如果出現以下警訊,家長要特別注意: 保母托育品質有嚴重落差,說一套做一套。 保母家裡有奇怪的陌生人出入。 孩子身上出現奇怪的傷痕。 孩子的情緒或活動力有劇烈變化。 保母兼差做加工。 保母原本承諾的收托人數改變。 保母以各種理由不准家長探視孩子。 若非以上的嚴重警訊,只是家長與保母之間對教養觀念的小歧見,例如保母給孩子多看了半小時的電視,並不建議經常換保母。因為保母和孩子彼此適應都需要時間,這個年紀的孩子最需要與固定照顧者建立親密關係,轉換保母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適應;且保母通常喜歡從小就開始帶比較順手,家長不大容易找到願意半途接手的保母。 用白紙黑字寫清楚契約 事先的約定,有助於減少後續的糾紛。然而大多數有傳統觀念的家長和保母很排斥簽訂契約,初次見面,雙方也常繞了半天不好意思談價錢,好像談錢太俗氣、怕傷了彼此關係。 由於一般保母收托費用沒有公定價,後續收托糾紛又多與金錢相關,專家建議雙方首次見面就開門見山講清楚,並且白紙黑字把溝通後的權利義務記載在托兒契約上,可大大減少後續糾紛。 需要注意的項目則包括:試帶期收費標準、收托時段、送托方式、延托與臨托計費標準、三節及年終給禮物或禮金、國定假日是否收托、保母與家長請假處理方式、看病及接種疫苗的處理、副食品計費、尿布奶粉提供方式、給薪日期與方式等。針對有特殊疾病或過敏體質的孩子,家長一定要明確告知保母相關的注意事項。 保親維持良好的互動關係,孩子也能在有愛的環境下安心長大,家長、保母、孩子三方都受益。

be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團法人天主教若瑟醫院 102年度爸媽教室課程表【下半年】 週一時間:晚上7:20 - 8:00 A棟11樓第二會議室 週六時間:上午9:30 - 11:00 A棟11樓第二會議室 以下注意須知請準爸媽留意: *每場次課後,活動人員將帶領來賓參觀產房、嬰兒室及產科病房。 1.102年起爸媽教室不再舉辦每季的摸彩活動,請各位準爸媽們見諒。 2.請準媽媽務必攜帶【孕婦健康手冊】,參加爸媽教室積點核印後,至本院生產者將可兌換貼心生產見面禮(見面禮採隨機出樣)。 3.為維護上課品質及參加來賓之公平一致性,活動開場後超過15分鐘報到者,將【僅給予集點蓋章,恕不發給摸彩券、參加禮、問卷調查表】,請來賓提早報到入場。 4.活動課程異動:如遇縣政府發佈颱風天停止上班、上課時,爸媽教室即停課,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5.洽詢專線:(05)6337333轉2275 社區健康室 e-mail:450005@mail.stjoho.org.tw 日期 星期 時間 地點 課 程 題 目 專業講師 7/8 W一 晚上 7:20~ 8:00 請 前 往 A 棟 新 大 樓 搭 1 號 電 梯 至 11 樓 第 二 會 議 室 壓力調適與紓解 專業院牧部關懷師 7/27 W六 上午 9:30~ 11:00 1.胎兒發育與超音波檢查 2.拉梅茲生產、生產球 1.婦產科專業團隊 2.產房專業護理師 8/12 W一 晚上 7:20~ 8:00 母乳讓你哺餵久久.健康久久,母乳常見問題 母乳種子專業講師 8/31 W六 上午 9:30~ 11:00 1.寶貝健康開心吃~副食品的添加 2.用藥安全宣導 1.小兒科專業團隊 2.專業藥劑師 9/9 W一 晚上 7:20~ 8:00 正確的哺乳姿勢及技巧 母乳種子專業講師 9/28 W六 上午 9:30~ 11:00 1兒童發展評估 2.保護心肝寶貝~新生兒救命術 1.專業心理師 2.小兒科專業團隊 10/7 W一 晚上 7:20~ 8:00 親子同室之介紹 產科專業護理師 10/26 W六 上午 9:30~ 11:00 1.愛的撫觸/寶寶更好帶 2.嬰幼兒期的營養 1.專業物理治療師 2.專業營養師 11/11 W一 晚上 7:20~ 8:00 小兒疫苗面面觀 小兒科專業團隊 11/30 W六 上午 9:30~ 11:00 1.了解媽咪~談產後憂鬱 2.淺談小兒過敏及便秘 1.專業身心科醫師 2.小兒科專業團隊 12/9 W一 晚上 7:20~ 8:00 中醫經絡穴位減壓法 專業中醫師 12/28 W六 上午 9:30~ 11:00 1. 0~3歲的感覺統合運動 2.孕期營養與體重控制 1.職能專業治療師 2.婦產科專業團隊 12月(此活動不包括參加爸媽教室積點) B棟2F聖堂 孕婦祈福禮(11月公告日期於醫院網站及婦產科門診。)

be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雲林縣101年度「0-2歲兒童親職教育課程」開課了~

▲活動目的:

(一)、為協助戶內有2歲以下幼童家長增加親職教育知識及技能,期透過本次課程訓練安排,減輕家長照顧壓力。

(二)、透過課程除讓家長認識照顧兒童知識技能外,也藉此活動連結相關社會福利資源供家長認識使用。

▲主辦單位:雲林縣政府

▲協辦單位:財團法人環球科技大學

▲活動時間、地點、內容:

【本課程完全免費,採現場報名,活動時間:上午9點至12點】

活動內容

活動時間

活動地點

0-2歲生活照顧、生活安全知識及技能

922(星期六)

西螺兒童福利服務中心四樓禮堂

929(星期六)

本縣婦女福利服務中心六樓禮堂

1014(星期日)

本縣婦女福利服務中心六樓禮堂

0-2歲兒童發展、親子活動知識及技能

106(星期六)

西螺兒童福利服務中心四樓禮堂

1013(星期六)

本縣婦女福利服務中心六樓禮堂

1028(星期日)

本縣婦女福利服務中心六樓禮堂

☆凡家長參與任一課程均發送紀念品、繪本或相關育兒書籍。

☆活動現場安排保母人力,提供臨時托育服務。

☆另外家長參加本課程,可參加抽獎活動,獎品豐富有幼童腳踏車、安全座椅、毯子等幼童用品。

☆其他詳情,請電話雲林縣政府社會處(05)5522579詢問。

be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該喝水了嗎?

育兒生活 8月號 NO.267

採訪撰文/江怡臻

諮詢/曾俊睿小兒專科醫師

要不要讓家裡的寶貝喝水?各個階段又該餵多少量的水?是許多媽媽心中的疑惑?很多家長怕家裡的寶貝缺水,在孩子嬰兒時期,除了餵母奶還會額外補充少量水分,不過6個月以下的嬰兒,除了母奶之外,到底應不應該補充水分呢?

喝水的好處

水占人體體重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因為水主導調節體溫、幫助腸胃蠕動、協助體內廢物代謝等生理運作,人類所吃的食物,攝取的各種營養素都會溶於水,才能經由腸道吸收而進入血液中,輸送至全身各細胞。所有的代謝產物,也都得先經由水的稀釋,才能避免對細胞的傷害。

06個月嬰兒該不該喝水?

每個人有兩個腎臟,每個腎臟有一百萬個腎臟功能單位(稱之為腎元),每個腎元均包括腎絲球,鮑氏囊和腎小管三部份,腎可以排泄廢物,調節身體水份以及電解質,但是一般而言,小孩的腎臟功能要到一歲之後,才能達到正常的標準,曾俊睿醫師說:「06個月的小孩,腎臟發育尚未成熟,一旦喝太多水,腎臟無法盡快排出體內過多水分,有可能引發體內各種電解質濃度過低,導致水中毒。」

母奶中就有充足水分

曾俊睿醫師表示,不到6個月大的嬰兒,並非硬性規定禁止喝水,補充少量的水是可以被允許的,少量的水也不會立即造成水中毒,但是新生兒最重要的就是母乳的哺育,母乳或標準的嬰兒配方奶水中就有充足的水分,所以不需要額外補水。他也強調,「父母不用過於緊張,小孩需要水分,會有訊息告知,比方說舔嘴、伸舌等動作,建議父母在小孩一歲後再依小孩情況,適當給水。」

配方奶沖泡要依照說明

現在的配方奶粉罐內都會標示,一匙奶粉需要添加多少水,一般來說水和奶粉的百分比是87%13%,可見新生兒所喝的配方奶就已喝下許多水分,因此只要按時給予餵奶,就不至於有欠缺水分之虞。有些家長因為沒有遵照配方奶粉的指示,沖泡的牛奶因為過度稀釋,引起鈉離子過低而出現不少嬰兒抽筋住院的案例。

分齡給水

除了依照寶寶的活動力和當時的身體給予水分外,最主要的喝水指標可參考寶寶的體重公斤來判斷。原則上一公斤每天最少須補充100cc,不過越大的小朋友腎臟功能也相對發展較好,且不同年齡的寶寶體表面積也有差異,因此量仍應有所分齡。

06個月

曾俊睿醫師說:「6個月以前的寶寶,不建議多喝很多水,因為母奶中已經含豐富養分及水分,這些水分對六個月以前的寶寶已經足夠。」喝過多的水會造成寶寶的腎臟負擔,嬰兒用奶瓶喝過多的水還會減少吸吮的刺激,減少母乳分泌,有些寶寶因為便秘,家長可能會想讓他多喝一點水,曾醫師也說:「便祕不一定只是缺水造成,家長必須請醫師評估。不過在喝完奶後,可讓寶寶喝一兩口水漱口,目的是清潔口腔,而補充水分。」

6個月以後

6個月以上、1歲以下已吃副食品的嬰兒,可少量喝水,因為果汁、果泥中都含有水分,家長仍可依小孩情況適度補充少量水分。那果汁又是最好的水分來源嗎?果汁原汁香濃,糖質高,滲透壓也高,只能有限的補充水份,甚至越喝越渇。加上果汁中所含電解質明顯偏少,不適合用來補充電解質。

1歲以上

這個時候寶寶體重以快速增加,原則上每公斤約喝100cc的水分即可,此時寶寶腸胃系統發展良好,活動力也會增加,如果寶寶有發燒、腸胃炎、或者大量流汗後的情況,父母可適量補充水分,以免造成小孩有脫水的情況產生,曾俊睿醫生說:「其實一歲以上小孩可以明確表達是否口渴了,家長無需緊張過度,強迫孩子喝太多水,讓小孩對水產生反感。」

別養成米其林寶寶

有些家長為了鼓勵孩子補充水分,會在水裡添加糖分,不過醫師並不建議,曾醫師說:「太早餵小孩喝有甜分的飲料,會造成孩子的食慾降低,無法接受口味淡的食物,造成愛吃重口味的東西。另外糖水會造成肥胖問題,對小孩健康也不好。」醫生建議若喝了糖水,家長也應及時清潔孩子口腔,避免口腔細菌滋生,造成寶寶有蛀牙問題,影響日後恆齒生長。

運動飲料、蜂蜜水不宜

曾有寶寶喝蜂蜜水造成肉毒桿菌中毒,主要是因為一歲前的寶寶腸胃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蜂蜜在製程中也無法完全殺菌,造成肉毒桿菌芽胞在寶寶腸胃中增生,而引發中毒,嚴重甚至會導致小孩癱瘓。還有部份家長在小朋友腹瀉時,為防小孩脫水,會去買市售的運動飲料,曾醫師則建議應該是補充電解質水,而非一般的運動飲料。電解質水和運動飲料有甚麼不同?曾醫師說:「最大不同在於使用目的,電解質水等同口服點滴,要考慮各種電解質如鈉、鉀、鈣離子在脫水時需要的濃度,要考慮腸道的滲透壓。而市售運動飲料是爲了運動後喝起來好喝的,強調口感,有添加糖分和香料,小孩喝到太甜的飲料,滲透壓也比較大,反而加重腹瀉情況。」不過是否應隨意補充電解質水?原則上還是要病理性脫水才有必要。

判斷寶寶缺水五大原則

1皮膚缺水、彈性不佳

2換尿布次數變少

3腸胃炎、發燒、腹瀉

4運動後大量流汗。

5口乾舌燥

果汁應稀釋

市售的果汁應避免規則給寶寶喝,太多的果汁或是含糖分的飲料,攝取過多會造成蛀牙、腹瀉、腹脹、腹痛、過胖,甚至營養不均衡。太早讓寶寶接觸含糖飲料,會讓寶寶更不愛喝水,導致日後的肥胖。讓寶寶喝果汁,不如讓他吃果粒、果泥,嘗試不同口感與攝取纖維素。

茶具咖啡因不宜

曾俊睿醫師說,茶飲料不是幼兒該喝的飲料,小孩咖啡因容許量為每公斤體重3毫克攝取過量會造成心跳加速、心悸、耳鳴、急躁、便祕、頭痛、失眠,長期飲用還會造成咖啡因上癮,活動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影響腦部發育及智力發展。市售一罐350cc的茶飲,咖啡因含量約為4070毫克,超過每日孩童咖啡因最高容許量(註:加拿大對各年齡層兒童每天咖啡因的建議攝取量:46歲最多45毫克,79歲最多62.5毫克,1012歲最多85毫克)。而巧克力也是不少家長拿來鼓勵小孩的獎品,但是巧克力中也含有可可鹼,不建議小孩長期食用。

養成喝水好習慣

平淡無味的白開水,怎麼能跟汽水、可樂、果汁、珍珠奶茶相比,別說小孩子,就連父母也無法抵擋飲料的誘惑,但市售飲料熱量高、營養少、還添加了香料、色素、防腐劑等人工化學物質,嚴重影響孩子的發育和健康。家長應盡量讓孩子理解喝水的重要性,如在外出時讓孩子背著水壺,讓喝水成為一種習慣。

從小就喝白開水

培養孩子的飲食習慣,必須從小開始,學齡前的小孩,教育相對重要,家長從小就該培養孩子喝水的習慣,如果您的孩子從就小習慣喝含糖飲料,長大後才要他回喝白開水,其實相當困難。

漸進法

如果您的孩子已經習慣喝飲料,要改變他喝淡而無味的白開水並不容易,此時家長可採取漸進方法,首先從飲料減量做起,減少小朋友喝飲料的頻率,例如從原本一天一瓶遞減到三天一瓶,只有在特殊場合或是節日才喝飲料。再來可以增加孩子喝開水的次數,規定他們口渴時盡量喝白開水,也提醒他們出門前、上課前、運動後、洗澡後,養成多喝水的習慣。

把握三多三不原則

三多

1多嘗試:當小孩喝飲料,家長應避免立即斥責或是打罵,此時應讓孩子多嘗試,並多教導他們飲料對身體的危害。

2多練習:要想孩養成喝水習慣,應採漸進式,要孩子練習水不離身、多戴帶水壺出門。

3多鼓勵:如果您的孩子並不愛喝水,家長應多鼓勵孩子喝水,不時給予肯定態度。

三不

1不主動: 家長不要買、也不要在家裡放置飲料,降低孩子想喝的慾望。

2不焦慮: 當孩子吵著喝飲料,家長千萬別因為擔心而妥協,專家提醒除非孩子出現脫水的現象,否則家長不必太焦慮,用飲料代替白開水不見得對健康比較好。

3不做壞榜樣:孩子看到爸媽口渴了就倒杯水來喝,自然而然也會跟著喝水,但是家長如果經常到冰箱找飲料喝,就可能造成孩子也習慣喝飲料。

曾俊睿

現職:曾俊睿小兒專科診所醫師

學歷:長庚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經歷:長庚兒童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慈濟醫院兒童過敏氣喘免疫科主治醫師

慈濟醫院台北分院急診主治醫師

http://www.mababy.com.tw/knowledge/article.aspx?aid=D46308019C05C650

be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己做得到的─「感覺統合遊戲」

「感覺統合」是一種人體與生俱來的神經功能,用以組織、判別來自身體與周遭環境的感覺訊息,使個體可以有效運用肢體與外界作適當的互動或反應。感覺統合理論強調三大特殊感覺系統,分別是前庭系統、本體覺系統及觸覺系統。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必須將各種活動融入生活教養裡,以下提供一些刺激前庭系統的簡單日常活動,父母要注意讓孩子感覺活動好玩而愉快。

0~一歲:

●抱著孩子在你的手臂中輕搖或在搖椅上輕搖。

●抱著孩子以趴著、坐著或站著的姿勢,在你的大腿上彈跳。

●將孩子以面朝下的姿勢攜抱並將他上下晃動。

●抱著孩子跳舞。

●大人坐在地板時,讓孩子坐在你的腿上,作出像划船之類的遊戲(即大人身體前後搖晃)。

●在地板上爬或爬過枕頭。

●在地板上翻滾。

●將孩子抱至胸膛的高度,並將他倒過來。

●在嬰兒座椅上彈跳。

●坐在嬰兒用鞦韆中搖晃。

●將嬰兒背在背後。

●坐車。

●游泳。

●躺在水床上。

一~三歲

●玩遊樂場的器材-盪鞦韆、溜滑梯、旋轉木馬

●在協助下玩攀爬架

●坐娃娃推車。

●如果孩子可以踏住踏板的話,讓他騎三輪車。

●讓孩子坐在毯子上拉他。

●游泳。

●坐在搖搖椅上輕輕搖。

●騎在大人背上,大人作小狗爬的姿勢(雙手及雙膝著地)。

●在不同的平面上奔跑及走路,例如草地、地毯、寬的平衡木等。

●從斜坡上滾下來、在地板上翻滾、滾過枕頭。

●在水床、墊子或在床上彈跳。

●在大箱子中爬進、爬出。

●在父母協助之下翻筋斗。

(作者:台大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副教授 曾美惠 取材自育兒生活雜誌)

補充~

★視覺發展與辨識能力

★觸覺經驗即辨識力

★前庭平衡覺與平衡感

★運動覺與運動能力  

◆設計理念:球是寶寶必備的玩具之一,無論是滾動、拍打、踢的

      大肌肉發展,或是抓握的手指力量,都能讓

      寶寶獲得多樣化的經驗。

◆玩法建議:1.球球搬家:把各種球放入推車中,或把球

       取出,或倒在球池,再一一撿回。「取與

       放」是小寶寶很喜歡的活動。

      2.運用小球進行按摩,碰觸孩子的小手、小腳

       或身體。

      3.滾球遊戲:讓孩子以足球進行滾球活動,可先坐

       下,與大人相對,兩腿張開,以腿當護欄範圍,近距離

       滾動慢慢再調整距離,增加難度。孩子可以鍛鍊手臂控

       制及方向控制。

     4.投籃射門:搭配多功能球池鑽爬配件,利用洞口當作籃框,可以玩投擲遊戲。或當球門,讓寶寶踢球進洞。

◆觀察重點:出生-6個月─→孩子對觸覺球的刺激感到舒服不抗拒。

      6個月-1歲─→能把球放入或取出。

           ─→能用雙手握住球。

      1-2歲─→能夠用手滾球、丟球。

      2-3歲─→能夠站立踢球。

0~6個月

以吸吮、按摩、伸展、嗅聞、觀察、傾聽為主

*奶嘴、固齒器。

*在20~30公分距離內,面對著他作表情,他會注視對方的表情。

*兩周起,為寶寶按摩;作肢體伸展。

*於床前或床旁,懸掛旋轉且發聲玩具,引導追視及誘導轉頭。

*對著他說話,他會傾聽並注視。

*嗅聞手帕、毛巾,成為自我安撫的依戀物。

*搖籃;讓其頭靠肩,扶其頸與背,左右晃;用雙手將其從腋下抱起,轉圈。

*在滾筒上練習俯趴、抬頭、轉頭。

*在不同觸感的床單上,練習俯趴、翻身。

*父母懷中坐。

6個月~1

搖鈴、敲擊、取物、手指動作、爬行、扶走為主

*仰躺時,自己抓腳來吸。

*拿不同質感、不同重量的玩具,再投入盒中。

*在仰躺姿勢下,握其手,將他拉起成坐姿。

*搖搖鈴、敲擊桌面、扔擲玩具。

*開關抽屜、將東西拉出來、撕紙、翻厚紙板書頁、手指鑽入洞孔中。

*拿積木、葡萄乾。

*模仿動作:用手指物、拍手、揮手再見、蟲蟲飛等。

*抱在懷中,前後左右搖晃,作寶寶體操。

*由匍匐、跪爬(膝與手掌著地)到站爬(腳掌與手掌著地)。

*牽其手,遊走。

1~2

以行走、攀爬、追跑、塗鴉、疊積木、按鍵、仿說為主

*身體的知覺敏感,能察覺尿布濕了、髒了。

*自己脫鞋子、襪子、褲子、使用湯匙、學習杯。

*插棒、疊積木、簡易幾何積木崁入盒、抓著筆塗鴉。

*按電視遙控器、玩具電話鍵、玩具鋼琴。

*擲小球、拋海灘球、滾接球。

*爬上爬下;爬階梯、被牽著手上下階梯、倒退著走。

*搖木馬、騎馬(爸爸跪爬,寶寶騎坐在其背上),加強平衡感。

*助行推車;坐滑行車用雙腳滑行;在浴缸中,體驗站立、行走。

*在不同地面走路、跑步;繞著家具跑;踢球、追球。

*聽簡單的指令做事;仿說;簡單的表達;哼唱。

2~3

聽故事、唱遊、遊樂設施、動作技巧、扮演遊戲為主

*玩水、玩沙、觸摸辨識物品等觸覺遊戲。

*穿脫褲子、鞋襪;解開大衣的鈕扣;旋轉水龍頭;擦臉、刷牙等。

*基本線條模仿運筆(圓形、正方形等);木槌敲打木釘;穿木珠;模仿將紙對摺;剪紙;丟接球、銜接玩具;將玩具歸類、排序、物歸原處。

*唱兒歌、搖擺身體、打拍子/打擊樂器。

*理解形容詞、簡易方位概念、聽指令作事情;玩具電話對話,玩扮演遊戲。

*視覺辨識兩性娃娃、顏色歸類、幾何形狀崁入、大小、套套杯、點數、簡易拼圖(三片)、簡易立體積木造型(三、四塊積木的造型)。

*投籃、老鷹抓小雞、互踩影子。

*上下階梯、攀爬架、溜滑梯、盪鞦韆、坐浪板、玩蹺蹺板、搭乘電扶梯等。

*雙腳連續跳、往前跳、從階梯上躍下、走直線、騎三輪車等技巧性動作。

*點心與三餐時,嗅聞/品嚐食物,猜猜看。

 

文章來自於:http://tw.myblog.yahoo.com/jw!x6ZHBgaTQELldH9FCyyj_2tkft12EQ--/article?mid=1449

be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嬰兒配方奶粉比較表-
奶粉//成份
亞麻油酸
次亞麻油酸
肌醇
牛磺酸
B-胡蘿蔔
產地
備註
新安琪兒
410
205
7
10:1
23
31
300
法國
-
優生A+
350
230
9.4
9:1
23
34
×
荷蘭
-
S-26金愛兒樂
362
262
6.3
10:1
26
×
×
愛爾蘭
-
卡洛塔妮
460
255
7.6
9:1
45
35
100
紐西蘭
-
荷寧
410
205
4.1
10:1
23
31
300
法國
檸檬酸
貝親
455
247
7.3
9:1
25.5
40
×
法國
液相勻化
安琪兒益哺
470
235
7
10:1
23
31
×
法國
檸檬酸
恩紐
400
210
8
10:1
×
30
紐西蘭
-
頑童寶貝
440
280
4
7:1
×
46
×
德國
-
荷寶
385
230
6
10:1
×
35
310
荷蘭
-
可貝可
385
230
6
10:1
×
35
310
荷蘭
-
亞培心美力
410
221
9.5
10:1
24.7
35
×
荷蘭
台裝
雀巢
320
160
6.1
8:1
25
41
×
澳洲
-
明治嬰兒
400
230
6
6:1
×
28
50
澳洲
-
雪印A1
350
231
7
9:1
×
35
40
澳洲
-
* 亞麻油酸及次亞麻油酸-為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寶寶生長發育不可或缺,若缺乏生長發育會較遲緩。
* 肌醇---幫助脂肪及膽固醇的代謝。
* 牛磺酸---促進嬰兒腦神經及視神經的發育

 
TOP
 
-較大配方奶粉比較表-
奶粉//成份
亞麻油酸
次亞麻油酸
肌醇
牛磺酸
蔗糖
B-胡蘿蔔
產地
備註
新安琪兒 705 504 4.9 10.1 23 31 法國   -
優寶(A+) 510 410 8 8:1 × 23 × 荷蘭   -
S-26金見兒樂 821 464 9 10:1 26 × × 愛爾蘭 -
卡洛塔妮 580 400 6.0 12:1 52 39 紐西蘭 核甘酸
荷寧 730 550 7.5 10:1 × 27 法國 卵磷脂
貝親 727 545 8 7:1 25.4 36 × 法國 乳鐵蛋白
身得壯 730 560 7.9 10:1 × 27 法國   -
荷寶 555 410 7.3 7:1 × 30 微量 荷蘭   -
可貝可 555 410 7.3 7:1 × 30 微量 荷蘭   -
亞培較大恩美力 771 444 8 7.5:1 × 33.5 × 愛爾蘭   -
雀巢 580 480 8.1 × 24 × × 台灣 -
明治較大 700 390 8.5 6:1 × × × 澳洲   -
雪印F-2 600 390 8.5 10:1 × 33 澳洲  -
* 亞麻油酸及次亞麻油酸---為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寶寶生長發育不可或缺,若缺乏生長發育會較遲緩。
* 肌醇---幫助脂肪及膽固醇的代謝。
* 牛磺酸---促進嬰兒腦神經及視神經的發育。
    TOP
 
- 成長奶粉比較表 - P1
奶粉//成份
亞麻油酸
次亞麻油酸
AA DHA 肌醇 牛磺酸
金適兒寶 860 630 8.4 12.6:1 15    15 7.5 55
新安琪兒 780 580 8 10:1 20 20 10 50
優兒A+ 750 450 9.4 7.6:1 15.8 15.8 7.8 34
S-26金幼兒樂 450 360 5.6 × 12 12 8.1 ×
身得壯一級棒 860 650 9.5 10:1 20 20 10   48
皇家乖乖樂 1000 520 9 8:1 × × 30 30
卡洛塔妮 850 620 8.4 12:1 × × 27 57
愛斯佳 781 580 8.1 - × × 40 ×
貝親 800 551 9 8:1 × × 40 ×
金愛兒滿力多 1200 600 8 14:1 30 30 10 50
頑童寶貝 1148 703 8 10:1 40 40 20 57
荷寧 900 650 8 10:1
× × × 50
克寧1-3歲 755 620 9 ×
× × × ×
亞培幼兒恩美力 771 444 9.4 2:1 × × × ×
豐力富1-3歲 720 515 8.7 8.6:1 × × 35 ×
雀巢成長 780 640 8.3 × × × × ×
桂格成長 800 550 8 × × × 30 20
明治成長 700 470 8 6:1 × × 30 25
雪印T-3 714 550 7 10:1 × × × ×
引用:

http://tw.myblog.yahoo.com/jw!i1DGb3aCQUcxePjHHLYl/article?mid=2585

 

be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謂敏感期,是指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並不斷重複實踐的過程。順利通過一個敏感期後,兒童的心智水準便從一個層面上升到另一個層面。


敏感期得到充分發展的孩子,頭腦清楚、思維開闊、安全感強,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質。


專家教育團隊還發現,兒童敏感期也是有彈性的,0——6歲的兒童,如果敏感期沒有得到良好發展,到了6——12歲還會有彌補的機會,但是,這有個前提,那就是6——12歲期間,兒童必須有一個充滿愛和自由的成長環境。但現實是,在學習壓力下,這個年齡段的很多孩子,既得不到6歲以前來自父母的寬容和疼愛,又得不到長大後成人給予的尊重。


在紛亂的心緒中,他們孤獨地成長著。兒童的敏感期被阻礙,滯後太久,以至於覆蓋了他的後半生,就等於改寫了一個人的人生,於是就有了很多永遠長不大的成人,就長成有各種心理問題、有各種行為障礙的成人。

0歲-2歲半

視覺——剛生下來,對明暗相間的地方感興趣。

口——包括用口進行的味覺、觸覺過程。用口感覺事物、認識事物,不斷練習使用牙齒、使用舌頭。

聽覺——喜歡處在有聲音的環境中。

手——喜歡抓東西,用手探索環境、認識世界。

空間——喜歡探索空間,最早表現為爬、抓、移動物體等,稍大一點則喜歡爬高、旋轉、扔東西等。
細小事物——對極小而精緻的東西感興趣。

秩序——急切需要並保護一個精確且有秩序的環境。

模仿——最早表現為模仿一個詞,或一應一一答,重複進行;也模仿動作。

自我意識——表現為咬人、打人、說“不”等。

玩水、玩沙——水、沙對兒童的吸引力可長達12年,在生命的頭6年表現最強烈。

審美——要求食物或用具必須完整。

1,剛出生時對黑白相交的地方感興趣,一個月後,興趣消失了。

2.觸摸肌膚的敏感期,要盡可能觸摸0——3歲的孩子的肌膚,裸體擁抱孩子,親吻孩子。當幼兒欠缺撫摸時,在愛和自由的狀態中,他因為放鬆而將欠缺了的需求,從潛意識上升到意識狀態,恢復機制自動開啟,以彌補成長中的缺憾。


3.兒童口腔的敏感期在半歲左右來臨,過渡時間的長短跟所提供的滿足條件有關。口腔敏感期嚴重得不到滿足的孩子會搶別人的食物、隨意拿別人的東西、撿掉在地上的食物、注意力固定在食物上而無法學習,建議家長在發現孩子進入此敏感期或尚未順利度過這個敏感期時,一定為孩子提供自由選擇和享用食物的機會。我們要尊重孩子們的認知態度,不要把飯菜攪在一起給孩子食用。


4,出生後通過口認識世界,這個時期能持續到6—12歲。

5走的敏感期大概從7個月開始出現,成人應該放棄自己的走路節奏、生活節奏去配合孩子

6.剛開始走路的時候喜歡旋轉,旋轉對大腦發育很重要,它提高平衡感和協調性,對寫作、閱讀也有説明。

7.在長牙的敏感期,應該給幼兒提供較硬的食物讓他練習咀嚼,他們常常會嚼了吐,吐了又嚼,但從不咽下,有時會被卡住,但幼兒會自我調整。

8.八九個月的幼兒非常喜歡抓捏軟的物體。

9.一歲開始就很有秩序感.

10.“……是我的”也是人的基本意識,沒有這個意識人就沒有安全感。兒童和成人對分享的認識非常不一樣。成人習慣于分享食物,兒童則不願意;成人習慣于共用玩具,兒童則要看情緒,看物件。這種情況兒童大一點會有所轉變。這種情況兒童大一點會有所轉變。不要強迫兒童分享屬於他的東西


11.真正使用手時,幼兒幾乎是見圓的就擰,見方的就按,見線就拽,音響、電視機、洗衣機……都成為他探索的物件。隨著空間敏感期的到來,幼兒在使用手的同時,還在建立空間的概念:他喜歡插東西,將磁帶插入,關上,打開,拿出,反復進行。


12.爬樓梯的敏感期一般在1歲左右出現。這時兒童開始喜歡在樓梯上爬上爬下,先用手判斷上下樓梯之間的空間距離,然後試著用腳來判斷。因為成人總擔心這樣危險,並覺得孩子用手摸地不衛生,常常阻止、破壞了這一敏感期的正常發展,對大多數孩子來說,這一敏感期往往滯後到2歲多甚至3歲才出現。


13.模仿的敏感期應該在1歲半——2歲出現,但大部分孩子的這個敏感期是在2歲半出現的。

14.上下坡是每個孩子都有的重要敏感期,是走的敏感期的典型表現。當幼兒學會上下坡,他就真正地、完全地學會走路了

15.正常兒童有兩個優秀的品行——大孩子照顧小孩子,不打小孩子;小孩子打大孩子,大孩子不還手,不記仇。

16.通過交換獲得的東西,比如一個孩子用一顆話梅換走了另外一個孩子的電子寵物;一個孩子用一顆掉了的牙換走了一輛搖控車。在成人看來交換的東西價錢差距很大,常擔心自己孩子吃虧受騙,大人有大人的得失標準。實際上,孩子是各有所需,他通過交換獲得的東西大人可能看不見,孩子獲得的遠比失去的多。要盡可能保護孩子之間的這種交易關係,直到他們的敏感期順利渡過。


2歲半-3歲

建立概念---兒童開始將自己的認知感覺同語言配對

自我意識產生---私有意識產生,明確指明“這是我的。”
17.2歲6個月,日常語言建設的敏感期,兒童模仿口語、練習口語,感覺語言的音韻,不斷重複使用語言,在使用中把語言內化。這是兒童學習語言的方式。家長或老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口頭語言,要說文明的、規範的、準確的、富有美感的口語。


18.兒童在臨睡前的讀書需求,是一個普遍現象。可以給孩子讀各種各樣的書,寫實的,科幻的,童話,但必須是大師們寫的,邏輯嚴密的,語言優美的,適合兒童心靈發展的。


19.孩子們有權將自己的東西帶到學校。在自由自在的活動中,孩子們借助食物和玩具建構最早的人際關係智慧,認識人與物,物與物,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20.只有錯誤的成人,沒有錯誤的兒童。即使孩子犯了錯,那也是因為孩子不知道那是個錯,是大人沒有把他教育好.


21.家長都認為自己愛孩子,為孩子他們付出了自己的青春.穿不好,玩不好,休息不好。但是,很多家長因為不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總讓孩子處於焦慮、脅迫、痛苦中,處在不安、無助、恐懼中。他們不尊重孩子的意願,不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活動,反過來卻要讓孩子聽話,懂事,成人說什麼孩子做什麼。懂得孩子心理當然好,但一些家長沒有受過專門的訓練,沒有讀過很多書,他們還是能把孩子培育成優秀的人才。這個秘密就是愛,一種寬厚、淳樸的愛。愛孩子就會讓孩子快樂,孩子快樂就會正常成長。


22.兒童自我意識一旦覺醒,就開始用抗拒和拒絕別人的方式有意識地練習使用自已的意志,喜歡說“不”!如果兒童正常發展,他會在7歲後走出自我中心的疆域,達到和諧和順從的人生狀態。


23.2歲至3歲的幼兒開始進入執拗的敏感期。表現為事事得依他的想法和意圖去辦,否則情緒就會產生劇烈變化,發脾氣,哭,鬧。這時家長和老師要給孩子足夠的耐心和關照,也要學會一些安撫的技巧。

24.為了維護秩序而說不,自我意識開始萌芽;為了維護秩序而執拗,一切要重新來.


3歲~4歲

執拗——秩序敏感期後,兒童形成了一種秩序的內在模式,一旦成人破壞了這一秩序,兒童就會哭鬧、焦慮,表現出不可逆性。

壘高——喜歡把物體壘高,然後推倒,再重壘,以此建立三維空間的感覺。

色彩——開始對色彩產生感覺和認識,並開始在生活中尋找不同的顏色。

語言——開始對句子表達的意思感興趣,並重複或模仿他人的話。

詛咒——發現語言是有力量的,而最能表現力量的話語是詛咒。成人反應越強烈,兒童越喜歡說詛咒的話。
追求完美——從審美發展到了對事物完美的追求。每一件事情都不能出差錯。執拗和追求完美的敏感期總是手拉手一起走來。

剪、貼、塗——真正開始有意識地使用工具。

藏、佔有欲——開始強烈感覺佔有、支配自己所屬物的快樂。物品的交換從此開始,拉開了人際關係的序幕。

邏輯思維一一不斷追問“為什麼?”打破砂鍋問到底。


25.兒童對可以變化的玩具興趣大,而人的想像力有限,任何一種人為的玩具都無法與大自然的賜予相媲美,沙和水就是大自然賜予的孩子最好的禮物。


26.(3歲左右),兒童突然轉向使用這類“強有力”的詞,而且使用得非常巧妙,常讓大人吃一驚!但是,幾個月後,這種語言就悄沒聲地過去了。兒童是對醜的語言敏感,不如說成人自己對兒童的這類語言敏感。實際上,兒童對效果強的語言敏感。很多罵人的語言被兒童使用,就是因為成人反應強列。如果成人沒有反應,兒童就不感興趣了,大家不妨一試。


27.明智的父母不當著孩子吵架,夫妻之間的問題私下裡解決,不讓孩子承受成人的煩惱和痛苦。

28.3歲2個月細小事物的敏感期來到了,對某一事物感興趣時,如果長時間不被打攪,就能形成高度專注的品質。

29.追求完美是孩子的天性,當然也是人的天性。它從兒童時期開始出現。完美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愉悅,兒童追求完美,表明兒童的精神世界開始走向豐富和深入。從某個時刻起,兒童突然要圓圓的完整的大餅,整瓶的大瓶飲料,套裝的衣服……餅子太大,被家長掰開,孩子就會痛苦,難過,甚至哭鬧。


4歲~5歲

⑩婚姻——人際關係敏感期度過後才真正展開。最早要和父母結婚,之後會“愛上”一個夥伴。

⑩出生——開始詢問自己從何處來?這是兒童安全感最早的來源。

⑧情感——不僅開始表達感情,而且關注別人是否愛他。對父母的情緒反應非常敏感。

⑩人際關係——從一對一交換玩具和食物開始,到尋找相同情趣的朋友並開始相互依戀。

⑩審美——開始對自我和環境有審美要求。尤其女孩子對自己的衣著和服飾產生濃厚興趣。

⑨數學概念——對數名、數量、數位產生了興趣。只有三位一體地掌握,才算掌握了數的概念。

⑩身份確認——開始崇拜某一偶像,積累未來成人時的人格特徵。

⑩性別——對性別以及對自身身體的認識基本來自于觀察,如同認識眼、鼻、口一樣,態度很客觀。

⑩繪畫、認字、音樂

30.4歲正處在秩序的敏感期。這個時期程式和秩序給兒童以安全感。如果程式和秩序被打亂,會給兒童帶來極大的混亂和不適。


31.孩子的數學敏感期普遍在4歲、4歲半左右來臨,有的甚至在5歲以後


32.到了5歲左右,兒童必然開始喜歡和他人分享物品,這是一種成長的規律,但在此之前,兒童的物品應歸他自己所有,不能強迫他放棄自己的東西。但我們的許多家庭、許多學校都強制孩子將自己的東西分享給客人,這可能是我們民族的好傳統之一,但它不適用於5歲之前的孩子。


33.快4歲,愛美之心,喜歡打扮,尤其女孩子對自己的衣著和服飾產生濃厚興趣。


34.大多數兒童到四歲時,都會出現音樂的敏感期。有一個好的音樂環境很不容易,這個環境包括音樂本身、音樂設備,以及共同感受音樂的人。如果在音樂敏感期到來的時候,順其自然地發掘孩子的音樂天賦,他們可能不用家長逼.自己就會去練;即使他們後來沒有學什麼樂器,但如果具備了良好的樂感和鑒賞力,比起那些把拉琴當成拉大鋸的痛苦的孩子,他們對音樂的感覺也要好很多。


35.3至4歲是兒童對色彩的敏感期,兒童喜歡認識色彩,這個時期過後.兒童就進入了塗色的敏感期。兒童塗色的過程為以後的書寫作了準備,通過最初的亂塗,他的書寫才會逐漸趨於規律。


36.認字的敏感期早于書寫的敏感期,有時孩子4歲就開始進入了認字的敏感期。兒童認字的管道和方法千奇百怪,但只要發現孩子開始對此感興趣,就要抓住時機,滿足孩子的求知欲。


37.4、5歲或者更早一點,兒童就會根據自己的心理狀態去崇拜一些偶像,兒童正處在身份確定的敏感期,他會選定一個偶像並時時模仿。


38.繪畫敏感期大約在4—5歲之間到來,但也有例外。整個敏感期持續1 個月到1年的時間。滿足兒童敏感期的需求使兒童表現出:1.天才的創作智慧;2.無與倫比的熱情、興趣和意志力;3.迅速發展的認知能力和技能;4.得到滿足之後人格狀態的寧靜、和諧和順從;5.建構了巨大的潛力。


39. 4,5歲婚姻敏感期。異性朋友的敏感期是純心理和精神性的。它使兒童變得向上、助人、自愛、自覺,使兒童經歷快樂和痛苦,使兒童的心理意識和社會意識“上個臺階”。
建立完整的婚姻概念需要一個漫長的時期,有些成人可能一輩子也沒有建立起這個概念,它太複雜了。對於孩子來說,只要他理解最基本的婚姻的要素就可以了。


5歲~6歲

婚姻——5歲以後選擇夥伴的傾向性非常明顯。

書寫——對符號、書寫文字元號產生興趣。

數學邏輯——對數的序列、概念和概念之間的關係產生興趣。

社會性興趣——開始積極瞭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權利,喜歡遵守和共同建立規則,形成合作意識。
動植物、實驗、收集——開始熱烈地吸收一切來自自然界的知識。


40.5歲半開始對動物感興趣。

41.兒童進入5歲左右,文字、符號(拼音)、塗色、數學邏輯、閱讀等各方面都進入了一個迅速發展的敏感期。


42.孩子們喜歡分類分得清楚的東西,我們要尊重孩子們的認知態度,不要把飯菜攪在一起給孩子食用。


43.每個孩子做錯事後都會恐懼,如果立刻讓他去解決問題,孩子的腦子一時轉不過彎來,會害怕面對現實。給他一點時間,讓他認識到自己的不對,然後再請他去解決,這樣效果更好。


44.5歲~6歲的孩子逐漸進入了交際的敏感期。他們交往的形式不再是一對一,而是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在小團隊中彼此認同,相互學習,形成一種愉快、默契的合作關係。


45.收集的敏感期。大多數孩子會收集各種各樣的小玩意兒,如銅牌、小精靈、小汽車、恐龍、橡皮、小卡子,不勝枚舉。兒童的行為有時我們不能理解,但是我們知道,兒童按照精神胚胎的指引來做事,這是他發展自己的需要,這是童年的秘密。成人如果不懂,就不要去打擾他們。在我們沒有足夠的信心和把握時,我們不去猜想和指導。


46.七歲時,孩子們突然發現了“錢”的好處,發現用錢可以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他們開始學習使用貨幣,通過使用貨幣,他們知道了錢、物的價值。但是有的家長沒發現孩子的這個變化,他們沒有給孩子自己支配錢的機會,這樣就會出現孩子偷別人錢的現象


47.兒童有天生的組織協調能力,當成人不隨意打擾他們,他們總能自己解決問題,需要成人説明的時候,他們會跟大人說的。而太多的成人不放心孩子,總要摻和孩予的事情,甚至一些家長摻和進孩子的是是非非。這既低估了孩子的智商,又高估了自己的智商。


48.許多成人都是高高在上地審視孩子,用他們的經驗判斷孩子,並隨意評價孩子,傷害了孩子時也不以為意。我相信這樣一個因果關係:當成人不再剝奪兒童的尊嚴時,成人才可能擁有自己的尊嚴。


49.孩子在專心致志于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時,常常被無端打斷。這不僅破壞了兒童成長的機會,長此以往,很可能造就一個無法專注的少年、一個對事情不感興趣的青年、一個庸庸碌碌的成人。當生長的過程常常被打斷,我們怎麼能期望這個生命能成長到一個理想的高度呢?


總結,請給予您的孩子三樣最重要的東西,它們就是:尊重、愛、自由

be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熱痙攣的處理

很多人應該已經知道熱痙攣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身為父母心,看到孩子抽搐的恐怖模樣,恐怕還是一刻也無法忍受。美國小兒科醫學會有一些標準的照護建議,可以提供爸媽們做參考。


  熱痙攣是個體質,與基因有關,是有家族遺傳的。也就是說,並不是小孩溫度燒太高就會熱痙攣,這是個錯誤的觀念,必須先修正。

  熱痙攣的體質在孩童的比例大約2%5%,原則上發生的年紀是6個月到五歲。熱痙攣首先一定要合併發燒,有發燒才叫做[熱]痙攣,沒有發燒就只是痙攣而已。熱痙攣進一步分為簡單型(simple seizure)與複雜型(complex seizure),顧名思義,簡單型比較好解決,複雜型則否。

   簡單型熱痙攣的定義是:

1.發作時間小於15分鐘;

2.兩手兩腳對稱性的全身抽搐,包括眼睛上吊,嘴唇發紫;

3.24小時內只發作一次,沒有復發。如果您的孩子是發作時間過長,單手單腳的抽搐,或者一天內反覆的發作,這些都叫做複雜型的熱痙攣,是比較不好的。


  一個6個月到五歲的孩子,發生簡單型熱痙攣,沒有其他腦炎或腦膜炎的危險,也沒有代謝性疾病,這樣的熱痙攣是很溫和也很安全的,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正常的發展與長大,完全不需擔憂。我常被問到的問題是:孩子將來會不會變成羊癲瘋?事實上,有熱痙攣與沒有熱痙攣體質的孩子,將來變成癲癇患者的機率是差不多的,但有熱痙攣的人的確機率稍微高一點點。附帶一提,現在不可以叫他們羊癲瘋,要稱呼癲癇症。更尊重一點,現在新的稱呼是[依比力斯]症,配合英文病名epilepsy,不會讓人聯想到[瘋]或[癲]這樣的字眼。還有家長會問:熱痙攣會不會影響到孩子的智商?答案也是不會。

  另一個我常被問到的問題是:這樣的痙攣會不會復發?答案是:有可能。一歲以前發病的孩子,會有50%再發的機率;一歲以後才發病的孩子,則有30%;然而如果已經發作兩次,那麼約一半的孩子會發第三次。

 為了預防再發,很多家長,甚至醫生都會用兩招:

瘋狂的使用退燒藥,與開立預防痙攣的藥物。很可惜的是,使用再多的退燒藥,也無法防止熱痙攣的發生。因此,因為孩子有熱痙攣體質,在每次發燒的時候就用大量的退燒藥,是錯誤的作法,會復發者依然會發,不會復發者依然不會。

  另一個方法是當孩子發燒時,使用抗痙攣的藥物預防發作,這樣的作法是證實有效的。然而大家想也知道,抗痙攣藥物基本上跟安眠藥一樣,一定是會有些副作用的。美國兒科醫學會評估之後,認為"簡單型熱痙攣安全無害,而抗痙攣藥物有一些可能的傷害,因此不建議常規使用。"

  拗不過家屬,有時候我會開diazepam(一種抗痙攣藥)給緊張型的父母(或祖父母)。發燒的時候開始口服diazepam預防熱痙攣發作,效果可以從30%的發作頻率減少至11%,但也不是100%。另一種方法是發作的時候給予diazepam的塞劑,灌到肛門裡,可以提前停止痙攣。這兩種方式都不會給孩子額外的好處,唯一的好處是讓家長的焦慮減輕。抗痙攣藥物的副作用為疲倦,意識模糊,走路不穩等等。

  熱痙攣發作的時候,

第一:保持鎮靜

第二:不要亂塞東西在孩子的嘴巴裡;

第三:讓孩子的口鼻暢通,不要被衣服或其他東西堵住。讓孩子發作,並且計時。如果不是簡單型發作,要趕快送醫不可延遲;簡單型發作則不用太緊張,來醫院給醫生檢查一下有沒有其他問題就可以了。

be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活常識小秘密



1. 轟!辣到流眼淚該怎麼辦?

如果不小心吃到辣的流眼淚的食物,這 時的第一個想法一定是,我要一杯水。 然而水並不能解辣,反而會更辣。其實最好的解辣方法就是喝牛奶。牛奶才是最好 的解辣劑。喝了就可以緩和辣感。

2. 讓豆腐不易變碎

軟綿綿的豆腐在烹調過 程中非常容易破碎,6果想要豆腐保持完整,可以在煮 之前先浸泡在鹽水中,大約 30 分鐘左右,泡過鹽水的 豆腐下鍋之後就不容易破碎 囉!

3. 湯太鹹了,怎麼辦?

煮湯時如果不小心加了 太多鹽,那湯的微妙口感就被破壞掉了。這時補救的 方法是,加入馬鈴薯塊在煮個幾分鐘。因為馬鈴薯會吸收鹽分,要上桌時再把馬鈴 薯撈掉,就可以解決湯太鹹的狀況。

4. 削芋頭前先泡醋

削芋頭時,手部會因為 芋頭的關係而愈削愈癢,此時不先將手浸泡在醋中, 這樣一來,手就不癢囉!  

5. 如何將蘋果去除表面的蠟?

如果您喜歡吃蘋果,然 後又常常吃,然後又喜歡連皮一起吃的話,那麼就需 要將表面的蠟去除 ....
(a)將蘋果放進熱水(手 可以接受的最高溫度即可),這時候蘋果的蠟會暈 開。
(b)牙膏塗抹在蘋果上當 清潔劑,8 2此即可消除。

6. 如何讓馬鈴薯慢一點發芽?

馬鈴薯的芽含有毒的生 物鹼,食用會造成腹痛、頭暈。若再馬鈴薯中放一顆蘋 果,可大為延遲發芽的時間。因蘋果產生的乙烯氣體有妨礙馬鈴薯發育的功效。想 讓木瓜或奇異果早點熟,就可以和蘋果放一起。另外澀柿子和蘋果放一起,一週後 澀味消失了就變甜柿了。

7. 如何讓飯又靚又香 ?

洗完米之後,在水裡加 入幾滴檸檬汁,可以讓飯又靚又香。在洗好準備開始 煮的米飯裡滴上幾滴油,與飯同煮,也能讓米飯香靚喔!

8. 想讓餅乾一直脆脆的?

將餅乾裝罐時,同時放 進一塊方糖。由於方糖會吸收罐中的濕氣,所以就能 保持餅乾的香脆可口的狀態了。

9. 慘了!衣服沾到墨水有救嗎?

衣服或布料不小心沾到 墨水時,可以使用飯粒或是漿糊加些許的清潔劑,用 手指頭直接沾著在墨的污垢處反覆塗抹,墨水的污垢很快的就可以清除掉囉!待污 垢去除了之後,再將衣物浸泡在一般的清潔劑中一段時間再清洗。

10. 鞋子臭臭怎麼辦?

將少量蘇打粉直接撤入 長筒靴、運動鞋,或常穿而易有異味、濕氣的鞋中, 在蘇打粉作用之下它會吸收濕氣及異味,很快你就會有一雙乾爽的鞋子了。

11. 衣服衣領、腋下黃黃怎麼辦?

先用刷子塗上洗髮精, 或擦上刮鬍膏後靜置四之五分鐘再洗,即可順利洗淨。

12. 鮮花保鮮法

在插著鮮花的花瓶裡, 加進一點啤酒可使鮮花的保鮮期延長許多,因啤酒含有 乙醇,能使花枝切口,消毒防腐,又含有糖及其它營養物質,能為枝葉提供養份。

13. 使剪刀恢復銳利的方法

利用鋁箔紙,將二、三張鋁箔紙疊在一起,用剪刀剪一剪,剪刀立刻就會銳利 的令人吃驚。

14. 吹風機輕鬆去標籤

買禮盒送人時,價錢標籤很難撕掉,用手摳會摳的黑黑髒髒的反而更難看,如 果用吹風機吹熱一下再撕,會很輕鬆的撕下來,不留一點痕跡!

15. 啤酒除了喝還可以做什麼?

牛奶擦拭觀葉植物很不錯,其實,用剩下的啤酒來擦拭,效果更好!而且不怕 招 惹螞蟻,可用棉花沾啤酒,輕拭葉面,不僅灰塵,連長年污垢也能輕易去除,葉面 留下自然光 澤。

16. 不用芳香劑也讓家裡變香香

可利用自己的香水以棉花沾濕香水後,擦拭室內的電燈泡,燈泡一亮,香水就 會溫熱發揮,整個房間就會充滿香氣了。

17. 木製家具被蠟筆亂塗鴉

蠟筆污跡無法以水去除,用油漆溶劑雖可去除,但會剝去塗料而使表面受損, 最適合的方法適用牙膏擦拭,不僅可擦的很乾淨,且也不會傷到傢俱。

18. 廚房拖地先放醋

廚房的地板很容易積屯油垢,拖地前,不彷在拖把上倒入一些醋,如此就能讓 油污逃之夭夭!

19. 茶杯上有茶垢怎麼辦?

茶垢在茶杯上影響杯子美觀,用絲瓜布(化工)日久又傷痕累累,反倒藏污納 垢。祇要用一點點牙膏,輕鬆抹上,用手清洗就可去茶杯上茶垢。若是茶垢很厚, 就抹上後再等一下,有空再回來清洗,相信你會有一隻新杯子。

20. 地板掃得更乾淨

將破掉不用的絲襪套在掃帚上做清潔的工作,可將棉絮、頭髮等難掃的東西,全 部掃乾淨。

be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成功大學附設醫院

新生兒加護病房個案管理師林貞秀


當第一個寶寶出生,新手媽咪總是對照顧新生兒充滿著挫折與打擊,甚至感到無可言喻的焦慮,不過,每個人都是從頭開始學習起父母的角色,帶養小孩的確需要經驗的傳承,就讓我們整理棘手的育兒困擾吧!

生活作息:養成固定模式的生活作息,能幫助你更加了解寶寶的需求!
哭鬧安撫:寶寶一哭就抱,先想想你滿足他的需求了嗎?
餵食困擾:察覺寶寶的飢餓反射,能讓他更有安全感!

生活作息困擾
如何才能拉長寶寶晚上的睡眠時間?
應該這樣想
新生兒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沒有白天黑夜的分別,通常需要3個月後才能慢慢建立固定的生活作息。成功大學附設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個案管理師林貞秀指出,寶寶的睡眠時間也大約只能維持34小時,因此,夜晚醒來的機率很大。

可以這樣做
1. 訓練寶寶分辨白天與黑夜的差別:讓白天跟夜晚的分別較大,例如,白天一定要讓屋內明亮:可以把室內燈光打開,或靠近窗邊;晚上,當寶寶醒來想喝奶時,儘量不要餵奶,也不要抱起來,更不要開燈,讓他習慣晚上是屬於安靜、沒有過多活動的狀態。
2. 睡覺時給予熟悉的物品或味道:給予寶寶容易入睡的安心小物,例如玩偶或毛毯、奶嘴等。

Tips
別擔心無法戒奶嘴!
很多媽咪會擔心給寶寶奶嘴後,日後很難戒,其實不論戒任何嗜好(奶嘴、手指頭等),只要掌握轉移注意力的重點,通常可以戒得掉,不用擔心。

寶寶總是習慣晚上起來喝奶,如何拉長喝奶時間?
應該這樣想
新生兒寶寶的胃容量不大,沒辦法快速消化食物,很容易就會餓,再加上睡眠時間一次只能維持4小時左右,要在短時間內戒掉夜奶,真的有點困難。

可以這樣做
晚上睡前的最後一餐,延後到約11點後,並且餵飽一點,也要儘量保持安靜,不要讓他邊睡邊吃,不然可能會讓他半夜兩三點又起來一次。

抱著時,寶寶都睡得很熟,怎麼一放下來就醒?
應該這樣想
寶寶睡眠有其周期性,從淺眠到熟睡,大約需要20分鐘的時間,林貞秀護理師說,如果寶寶一放進床內就哭,通常是因為還沒進入深睡狀態。

可以這麼做
可以等到寶寶睡熟後約15分鐘過後再放進小床,同時在旁邊陪他一會兒,觀察狀況,但不要一直拍打他,否則會讓他習慣需要拍撫才能入睡的習慣。

需要讓寶寶建立固定作息嗎?
應該這樣想
部分全職媽咪心想反正白天沒上班,有時會很隨意地讓寶寶擁有自己的生活作息,想睡就睡、想喝就喝,其實,幫助寶寶建立固定生活作息模式,不但可以幫寶寶學習分辨許多事物(例如白天與夜晚的差別),也可以讓父母得到充分的休息,並能快速了解寶寶的需求給予正確的回應。

可以這麼做
1. 出生後頭幾周保持住家安靜。
2.
儘量少讓訪客抱他,讓他很快能適應周遭環境,產生安全感。
3.
寶寶睡覺時,房內光線放暗。
4.
白天喝玩奶後,讓他活動一下再睡。

哭鬧安撫
寶寶哭鬧,到底要不要抱他?
應該這樣想
寶寶哭泣多半是為了吸引旁人的注意,林貞秀護理師說,寶寶有自我安撫的能力,媽咪應該給予學習的機會,除非是不舒服,或是沒有滿足需求時,才不容易安撫,否則,寶寶會哭大部分都是因為缺乏安全感。

可以這樣做
媽咪要了解寶寶的暗示行為,掌握他的滿足感,並取得信任。平常,就應經常觀察寶寶的行為表現,例如餵奶時,當他出現搜尋跡象時,就應該讓他喝,才不至於因為想喝沒得喝而大哭要奶,若持續以往,寶寶就會認定每次喝奶前都要先哭鬧才有得喝。

了解暗示行為沒有難帶的寶寶
了解寶寶的暗示行為,可以幫助媽咪知道寶寶的需求,媽咪需要做的是,經常觀察寶寶有哪些暗示行為屬於常態性,但每個寶寶個性都不同,無法照本宣科套在所有寶寶身上,媽咪只能在每次錯誤中去了解自己的孩子。

睡到一半哭醒,需要抱起來安撫嗎?
應該這樣想
有些寶寶會睡到在半夜時,突然哭醒,這是因為正處於睡眠中的快速動眼期,雖然看起來是醒著的,但其實仍處於睡眠狀態,如果這時媽咪抱起他,反而會讓他驚醒而哭得更大聲。

可以這樣做
1.運用「5分鐘觀察法」:遇到這種情況,媽咪可以在旁邊觀察5分鐘,先不要碰他,等到5分鐘過後,若寶寶仍在哭,就稍稍把臉湊過去,輕聲地說話哄他,但還不要有任何拍撫動作;之後,再忍耐5分鐘,倘若還在哭,這時表示寶寶可能是有其他需求,例如尿布濕了、環境太熱或太冷等,這時,再悄悄地解決他的需求。
2.了解寶寶的睡眠週期:林貞秀護理師表示,媽咪可以學習了解寶寶的睡眠周期,以及每個周期的特色,才能在錯誤中不斷地學習,了解寶寶的真正需求。

寶寶未滿4個月帶出門,晚上會睡不好?
這 個看似傳統的說法,其實有其道理!林貞秀護理師說,因為寶寶每天晚上睡覺時,都在處理白天的資訊,一旦白天的資訊或刺激過多,就會讓他晚上的腦部活動變得 頻繁而激烈,就容易睡不好或者做惡夢。因此,長輩告誡「不要帶小寶寶出門」的道理,多半也是因為不希望給予孩子過多刺激;此外,經常更換寶寶的照護場所 (如換保母),也會如此,這種情形在寶寶出生後的前幾個月會特別明顯。


餵食問題
喝奶應該按表操課嗎?還是寶寶想喝就給他喝?
應該這樣想
按 表操課的原因,通常是因為在醫院裡需建立規矩讓醫療行為較好進行,但回到家後,就應該按照寶寶正常的生理狀況給予餵食。林貞秀護理師說,在新生兒階段,還 是符合他本身的作息較好,但她強調,不要因此而誤解「餓了就吃」的餵食方法:很多媽咪把寶寶哭鬧當作是飢餓,只要一哭就餵她,會讓她產生哭鬧與喝奶的連 結。

可以這麼做
1.少量多餐刺激乳汁分泌:3個月內的新生兒仍應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餵食母奶,這樣的方式也正好可以讓奶水的分泌變得正常。
2.觀察寶寶的飢餓暗示提前餵食:雖說餵奶不應按表操課,但媽咪應該隨時觀察寶寶的吸吮反射,只要出現飢餓暗示就餵食,不要等到哭了才餵。

Tips
喝奶拖太久?
有些寶寶喝奶時,愛喝不喝,總是把時間拖的很久。林貞秀護理師說,如果喝奶時間超過1小時,先排除環境的因素(如過熱、穿太多導致昏昏欲睡等),但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根本不想吃,或是想睡覺、生病等。

到了餵奶時間,寶寶仍在睡覺,該叫他起來喝奶嗎?
應該這樣想
好的睡眠對寶寶來說非常重要,由於人體中提供成長所需的生長激素,只有在深沉睡眠中分泌,因此,維持好的睡眠品質確實讓寶寶發育成長,林貞秀護理師說,如果硬是強迫他起床喝奶,就會出現類似成人般睡不飽、情緒不好的狀況,這時若再強迫喝奶,很容易出現嗆奶的現象。

可以這樣做
寶寶餓了自然就會醒了,只要他一天的奶量足夠,媽咪就不用擔心!

寶寶喝奶很急溢奶也快,怎麼幫他?
應該這樣想
配方奶寶寶如果喝奶很急,跟奶嘴洞的大小與形狀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奶嘴洞的大小與流速相關。

可以這樣做
1. 將餵奶時間提前:有時候寶寶喝奶很急,是因為太餓了,可以先將喝奶時間提前,不要等到哭了再餵,餓過頭,就容易出現喝的很急的現象。
2. 把奶嘴洞改成小洞或十字孔:將奶嘴洞改成能控制流量的十字孔型,也可舒緩喝奶很急的現象。

預防嗆奶有一套
遇到寶寶嗆奶時,新手媽咪總是手忙腳亂,林貞秀護理師提醒,處理原則只要掌握輕拍、擦掉嘴角奶水、觀察呼吸是否順暢等3個重點,就可安心。
至於嗆奶有其預防方式:
1.
不讓寶寶喝奶喝太急、太快。
2.
喝奶後,記得幫寶寶排氣打嗝。
3.
若等不到打嗝,或者媽咪無法觀察寶寶是否打嗝時,可以將寶寶的睡姿略做調整,將身體稍稍墊高、將頭側向右邊,觀察30分鐘左右,再幫他翻身(以防頭型變形)。

be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掌握咀嚼關鍵期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劉明發

讓寶寶吃得開心又健康
吃東西這件事應該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似乎不需要特別學習,自然而然就能夠學會。然而,現代父母的某些行為卻可能造成寶寶咀嚼能力不佳,使得寶寶對某些食物產生排斥感,進而導致營養攝取不均,影響腦部與智力的發育。因此,了解寶寶從新生兒期開始,每階段咀嚼能力的發展,並給予寶寶正確的訓練,就能避免寶寶輸在起跑點上。

咀嚼能力發展是漫長過程
提到吃這件事,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劉明發表示,有些事情是不能輸在起跑點上的,否則會很麻煩,例如寶寶咀嚼能力的訓練。他表示,人類咀嚼能力的發展是非常漫長的過程,從新生兒期開始出現吞嚥動作,到舌頭能夠運用自如、臼齒長齊並能夠真正的咀嚼食物,大約要到寶寶5歲時才發展完成。

是不好吃或是沒辦法吃
但是,從0歲開始,父母就可以配合寶寶的成長發育,在適當的時機給予正確的訓練,如果寶寶出現偏食的情況,或者是對某些食物產生排斥感,應該找出寶寶不吃的原因:是因為食物的口感、味道「不好吃」,還是因為寶寶無法咀嚼、吞嚥不佳,「沒辦法吃」?找出原因再對症下藥,協助寶寶克服「吃不好」的困擾。

寶寶咀嚼能力發展
03個月大

滿足吸吮欲望
幾乎所有足月兒都會有吸吮動作,吸吮是寶寶成功取得食物的第一步。到了3個月大時,劉明發醫師表示,90%的嬰兒在這個階段都會出現吃手的動作。要給寶寶吃奶嘴還是讓寶寶吃手?這是許多新手父母共同的困擾。

自我安撫作用
劉明發醫師表示,一些研究指出,嬰兒吃手的行為具有自我安撫作用,特別是當寶寶對周遭環境感到不安時,透過吸吮行為能夠有效安撫寶寶的情緒。但是很多父母因為覺得不衛生,怕髒,所以長時間給寶寶戴著手套,或是刻意阻止寶寶吃手。然而,如果不讓寶寶滿足吸吮欲望,成長之後有可能會比較缺乏安全感。

Tips
提供安全抓握玩具
當寶寶出現將手放進口裡的行為,正是寶寶學習進食的第一步。可以提供適合寶寶小手抓握的安撫玩具或安撫巾,選用安全材質製作的安撫玩具,即使寶寶放入口裡也不必擔心,一來可以滿足寶寶的吸吮欲望,二來也可以訓練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為日後自己進食做準備。

46個月大

添加副食品
在大人看來毫不費力的吞嚥動作,對寶寶來說卻是成長發育的一大步。因為只有當寶寶的喉頭肌肉、腦部控制吞嚥機制以及腸胃發育成熟,才能夠順利的吞嚥並消化食物。一般而言,46個月大是開始添加副食品的時機。

消化液分泌量增
劉明發醫師表示,當寶寶攝取的總奶量平均一天達到1000c.c.,頭部可以轉動自如,即是添加副食品的時機。因為這表示寶寶腦部控制吞嚥機制已經發育成熟,加上消化液分泌量大量增加,能夠幫助寶寶腸胃消化。特別是進入厭奶期的寶寶,更需要透過副食品來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與營養素,幫助成長發育。

母乳寶寶滿6個月大開始添加
太早吃副食品,除了會吃到新鮮的食物而不吃母乳之外,也可能因為副食品準備時不乾淨,使寶寶腸胃容易受感染。此外,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純母乳哺餵的寶寶,可以延到6個月大再開始添加,以免因為太早開始吃副食品,導致寶寶油脂及蛋白質攝取不足,影響成長發育。

Tips
提供流質食物
一開始以流質食物為主,可以準備新鮮稀釋水果汁、稀飯上的清湯、稀釋青菜汁等給寶寶嚐嚐看食物的味道。

69個月大

強化副食品
寶寶的吞嚥能力越來越好,這時期可以提供寶寶糊狀食物。一開始嘗試糊狀食物,寶寶需要時間來習慣吞嚥的動作,劉明發醫師提醒父母要有耐心,一開始大多數的寶寶都會將食物吐出來,但是大約12週之後寶寶就會習慣,並且會越吃越好,所以父母千萬不要因為寶寶吐出來而以為寶寶不愛吃,而停止或強迫寶寶進食,造成不愉快的用餐經驗。

是否對食物過敏,嚐過才知道
劉明發醫師指出,過去人們總以為有家族過敏史的寶寶,應該將吃副食品的時間延後,或是因為害怕引發過敏而「自動」排除掉某些食物,這其實是錯誤的觀念。他說,寶寶是否對食物過敏,對哪些食物過敏因人而異,在不確定寶寶是否會對某些食物過敏之前,應該讓寶寶嚐嚐看,並觀察寶寶排便的情形來判定,如果寶寶在嚐試之後有腹瀉、嘔吐等不適的情形,可先暫停餵食。

Tips
漸進式給予
吃副食品的目的在於提供寶寶練習咀嚼的機會,因此,應該避免將米粉或麥粉加入奶瓶中沖泡成奶水給寶寶喝,以免寶寶過度依賴奶瓶,對日後戒斷奶瓶形成阻力。可以製作成較濃稠的米糊,慢慢餵食。

9個月大~1
接近大人食物
大多數寶寶在9個月大至1歲開始長牙,在寶寶臼齒長齊之前(約5歲),寶寶只能咬斷食物,還無法真正的咀嚼食物。因此,即使寶寶已經長了好幾顆牙齒,也不能預期這時期的寶寶可以吃牛排。所以,父母可以提供寶寶更多樣化的食材,但是食物的質地及口感必須處理得適合寶寶吃,例如可以給寶寶吃碎肉、較軟的稀飯等。

沒有咀嚼不影響消化
許多父母擔心寶寶沒有充分的咀嚼食物,直接將食物吞下肚會不會消化不良?劉明發醫師表示,原則上只要寶寶能夠吞下肚的食物,就不必擔心消化不良的問題。但是有些食物還是要避免,例如椰果、花生、核桃、堅果類、瓜籽、紅毛丹等,以免萬一寶寶沒有咬碎,吞嚥時可能卡到氣管,造成噎食危險。

Tips
提供高纖維質水果
吃水果除了可以讓寶寶攝取到足夠的纖維質幫助排便順暢,也能夠提供寶寶腸道細胞所需要的能量,幫助維持腸道健康,當然也就能夠提高寶寶對食物的接受度。


1歲以後
避免甜食影響食欲
這時期寶寶幾乎可以和大人吃一樣的食物了,包括鮮奶、優酪乳等,不過,還是要避免給寶寶吃太多甜食,例如甜度較高的飲料、糖果,以免影響食欲,並且容易造成蛀牙。如果寶寶有牙齒疾病或不舒服,也會影響寶寶咀嚼及進食的欲望。

食物的質地因人而異
有些父母抱怨寶寶不愛吃飯,每次吃飯都慢吞吞的,寶寶1歲以後繼續吃稀飯會不會影響咀嚼能力,造成日後咬合異常?劉明發醫師表示,由於寶寶咀嚼能力的發展要到5歲才完全發育成熟,因此,即使寶寶仍然只愛吃較軟的稀飯,父母也不需要擔心會影響寶寶的咀嚼能力。如果寶寶確實有咬合異常的問題,當然會影響寶寶對食物的偏好,建議父母請醫師評估,必要時給予適當的醫療處置,勿因此責罵寶寶。

Tips
提供多樣化食材
所以,到了1歲以後,即使寶寶仍然偏愛較濃稠或口感較軟的食物,父母也不必強迫寶寶改變。建議將食物處理成寶寶偏愛的口感質地,並提供寶寶多樣化的食材,在食物料理上多做變化,相信就能夠提高寶寶的接受度。


值得留意的狀況
從外觀上無法輕易判別
當父母抱怨寶寶不愛吃時,劉明發醫師表示,極有可能不是寶寶不愛吃,而是寶寶沒辦法吃。他表示,除了有嚴重的咬合異常,造成臉型異常(通常發生在35歲),可以明顯從外觀上看出來之外,咀嚼能力不好的寶寶,從外觀上是無法看出來與一般寶寶有什麼不同的,也無法輕易的判斷出寶寶的身體究竟缺乏哪些營養。但是,父母仍需留意,找出寶寶不吃的原因,是生理結構異常或是疾病因素造成。

Tips
生理結構異常影響咀嚼
例如有常流口水、喝ㄋㄟㄋㄟ容易嗆到、滿6個月大之後仍然無法翻身,頭部無法抬高、體重下降或過輕等情形的寶寶,有可能是腦神經及肌肉發育的問題,造成寶寶咀嚼能力不佳。此外,胃食道逆流嚴重、乳糖不耐症等都可能導致寶寶無法吞嚥,建議請兒科醫師評估,找出癥結點,以免長期營養不均影響寶寶的整體發育。

be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厭食的發生時間
1.第一次厭食期:四個月大左右
孩子到了四個月大左右,脖子肌肉張力變得比較好,開始變成好奇寶寶,會對身邊的事物有濃濃的好奇心,因此會分散他吃東西的注意力,所以第一次的厭食期多發生在這個時期。有些孩子會提早在三個月大左右發生。而六個月以下的孩子,母奶或配方奶是主食,故主要為厭奶。
寶寶在六個月大以後,不會像之前一樣奶量明顯增加,實際奶量甚至會開始停滯或逐漸減少,所以適時添加足夠的副食品,可彌補奶量減少的營養需求。
2.第二次厭食期:一歲左右
有些孩子在這個時期,會只喝奶不想吃固體食物,而出現明顯的厭食。一方面可能是孩子過晚添加副食品,一方面是父母的餵食方式有問題,所以孩子習慣喝奶,而排斥固體食物。


寶寶厭奶該怎麼辦?
小寶寶厭奶是許多父母都很擔心的問題,4個月大的寶寶出現心理性厭奶的狀況,其實是正常的反應,只要寶寶的生長發育一切正常即可。
父母在寶寶出現厭奶的狀況,可考慮以下的因應方法:
1. 了解寶寶的生長曲線:定時帶孩子去健兒門診,護士會測量寶寶的身高、體重、頭圍,再經過醫師詳細的問診,就可了解孩子的發展狀況,是否已達該月齡的生長里程碑。平日父母也可自行參考寶寶健康手冊裡的生長曲線表,其中有男、女寶寶的體重、身高和頭圍的生長曲線。若寶寶厭奶,但生長曲線一切正常,父母就不用太憂慮。

如何解決一歲寶寶的厭食問題﹖
這個時期的寶寶,大概一天喝2次奶即可,建議父母能夠訂定以下目標:1. 讓寶寶慢慢習慣喝奶次數遞減;2.寶寶肚子餓時,先嘗試吃固體食物再喝奶;3.吃固體食物時考慮少量多餐;4.多帶孩子動一動,寶寶會比較有飢餓感;5.把握任何孩子想吃固體食物的時機。


添加副食品的原則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簡稱WHO)及嬰幼兒胃腸營養專家們的共識是:寶寶一歲以前,母奶或配方奶是主食;六個月到一歲間是過渡時期,副食品的添加形態是漸進式,由流質—半流質—半固體—固體的方式,讓寶寶慢慢適應;一歲之後,但是寶寶一歲之後,母奶和配方奶即變成副食品,寶寶要慢慢適應成人飲食。

添加副食品要注意以下重點:
1. 一次只添加一種副食品。
2. 嘗試每種副食品後,要先觀察3-7天。
3. 最好以湯匙餵食副食品,讓孩子學習吞嚥。
4. 副食品不能完全取代母奶或配方奶。
5. 種類可以循序漸進添加,越加越多種。
6. 孩子喜歡新口味,不喜歡同樣的食物一直吃。
7. 餵食副食品,不僅讓寶寶學習吞嚥,也讓其習慣吃固體食物。
8. 避免可能過敏的食物。水果包括:草莓、奇異果、柑橘類、芒果等,還有蛋白、花生(堅果類的食物)、有殼海鮮等。


結語
大部分的寶寶都會出現厭食的情況,父母只要仔細觀察寶寶,其活力、精神一切正常,生長曲線也都很標準,就不必太過擔心。只要依照寶寶的月齡,隨時調整照顧的方式及餵食的原則,就能輕鬆渡過寶寶的厭奶期

be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口腔內、外周邊的肌肉其實比想像中要多,每條的作用也都十分精細,事實上,與整個口部動作有關聯的肌肉,還包含了延伸到頭部側面的肌肉群,這些肌肉群彼此合作,讓口腔發揮最大的功能:

1、進食:

吸吮-嬰兒時期最重要的進食動作,從吸吮母乳、牛奶,進展到使用吸管、吸入軟質食物(果凍、麵條)

吞嚥-食物到達口腔後部,經過一連串的反射動作,通過咽喉進入食道,最後再到胃裡。

咬合-上下顎用力緊閉,產生力量將食物切斷、把食物固定或是把食物壓碎。

舌頭翻動-舌頭以改變形狀的方式,把食物在口中翻動,除了讓食物可以被均勻的被牙齒咀嚼以外,還能形成完整的食團,方向吞嚥。

咀嚼-當上下顎可以咬合,產生力量時,能夠將食物壓碎,但咀嚼的動作還要包括兩顎左右移動位置來形成「磨碎」食物的效果。

2、表達

發出聲音-當空氣通過喉頭、口腔、鼻腔時,會受到不同的節制、產生變化,這樣就會發出聲音,而藉著不同的口型、舌頭的位置,聲音就會不一樣,這些不同的聲音,就是話語的基礎。

要發出正確的聲音,口腔周邊的肌肉使用就必須要十分精準,當唇、舌、咽喉的肌肉可以很協調的控制力量,這樣子,精巧的動作才能產生,也就能準確的調整空氣通過的位置與流量,如此便可以發出準確的音。

 

從上述內容可以了解,口腔的兩大功能,與它的動作能力(咬合、咀嚼、口型、發音位置)和調節空氣的能力(吸吮、發音)有直接而密切的關係。增加口腔的肌肉控制,就可以提升動作和調整空氣的能力,也就能讓進食發音的技巧提升。

調整發音的技巧,大多由語言治療師提供訓練方案,職能治療師則會依照小朋友的發展年齡,找出需要發展的口腔動作,利用遊戲運動過程來強化口腔周圍肌肉的力量和協調性:

 

(1)、顳肌和嚼肌:兩邊的顳肌分別從兩耳上方連到下顎,嚼肌則是連接兩邊的上、下顎,它們的功用就是讓上下排牙齒緊咬,吃東西時做出咬、壓碎食物的動作,發音時,控制上下顎的動作與ㄐ ㄧ等聲母和ㄞ ㄤ等韻母的發音有關。要讓顳肌和嚼肌的力量變大,練習「緊咬」的動作是最直接的方法,用長條形的點心(肉絲、肉干、魷魚絲、軟糖…等),讓小朋友緊緊咬著,然後爸爸媽媽和小朋友玩「食物拔河」的遊戲,告訴小朋友千萬別讓口中的點心被爸爸媽媽拔走了。

 

 

(2)、內側和外側翼狀肌:這些肌肉各有一對,位置比較深,內側翼狀肌連接鼻骨和下顎,外側翼狀肌則是從耳朵前方的顳顎關節(張嘴時可以摸到會動的地方)連到下顎,翼狀肌運動時,會讓下顎出現向左右移動的動作,這樣的動作在咀嚼食物的過程中能夠有「磨碎」食物的功能,而且翼狀肌強壯與否,會影響下顎的靈活度,說話的速度加快、要說的字數變多時,下顎需要精巧調整位置的機率也就提高了,口腔越靈活,在表達長句時發音的準確度就會越高。要加強下顎的靈活度不偏食是最好的辦法富含纖維的食物(芹菜、空心菜、甘藍菜…等),咀嚼時必須使用咬碎和磨碎的動作,慢慢累積動作的經驗,就會讓下顎的靈活動提升。

 

 

(3)、口輪匣肌:這是一圈圍繞在嘴唇周邊的肌肉,主要的工作是改變嘴唇的形狀,舉凡抿嘴、嘟嘴、微笑、咧嘴等動作,都會需要口輪匣肌。吃、喝各類固體、液體食物,嘴唇需要緊閉,才能順利的把東西吞下去、平常時間避免口水流出來也要嘴唇緊閉的動作、做出豐富的表情會使用到嘴巴、發出ㄅ ㄡ等聲音,與嘴唇的動作直接有關。加強口輪匣肌的動作能力,有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就是讓嘴唇多多「變形」,和小朋友玩扮鬼臉的遊戲,或是變成「小鳥嘴」、「小老鼠」、「玩親親」,也可以變成「小白兔露門牙」、「露出上下排的大門牙」等等好玩的動作,儘量伸展嘴唇或是讓嘴唇用力,另外,使用吸管也是重要的訓練,含住吸管吹氣吸果汁,要更加提升力量時,則可以用吸管吸布丁、果凍(不能含蒟蒻),這些動作練習的過程,是用來提升嘴唇力量和靈活度。

 

 

(4)、舌頭的肌肉:分為兩類,一類是舌頭本身的內肌肉群,另一類是連接舌頭和其他部位的外肌肉群,內肌肉群主要用來改變舌頭的形狀,像是捲舌、攤平舌頭、鼓起舌頭和翻轉舌頭;外肌肉群是變化舌頭的位置,如:伸到嘴巴外面、貼在上顎、平放在口腔之中…等。

吃東西時,舌頭變換形狀或位置,是為了把食物聚集成為食團,方便牙齒的咀嚼,像是把嘴邊的食物舔一舔、把牙齒上沾到的食物舔下來、把正在咀嚼的食物從左邊臼齒換到右邊臼齒、把食團收集到中間再往食道的方向推送;而舌頭改變位置的動作在發音過程中幾乎不斷發生,向前伸直、頂住牙齒是發ㄗㄘㄙ,鼓起舌頭、輕翹舌尖是發ㄉㄊㄋㄌ,改變形狀,向後捲曲是發ㄓㄔㄕㄖㄦ,舌頭放平,往前上方推時發ㄐㄑㄒ,往後方沉則是發ㄍㄎㄏ。

加強舌頭肌肉的功能,有時會使用一些零食來搭配,把果醬、蜂蜜輕輕抹在嘴角、嘴唇,讓小朋友做出伸長舌頭的動作,閉緊嘴巴,用舌頭輪流頂起兩側臉頰的動作,還有張開嘴巴,把舌頭向上下捲向上頂住上顎向後關上咽喉,這些動作足以讓舌頭大幅度的改變形狀及位置,如此一來,前面所提到的內、外肌肉群就可以一併訓練了。

 

訓練口腔內外、周邊的肌肉,最有效的方式除了接受職能治療師的訓練建議之外,便是從日常生活中落實嘴巴「多動」、「多用」、「不怕累」的原則,均衡攝取有纖維質的食物,讓咀嚼的時間變長,上下顎要使用的力量加大,還有舌頭翻轉食團的機會提高,要是小朋友已經出現了偏食的傾向,千萬別順著孩子,只準備好咬、好吞的食物,爸爸媽媽可以嘗試把較難咀嚼的食物剪碎一點(不是用果汁機打爛喔!!!),混合著愛吃的食物,讓小朋友一起吃。如果發現孩子已經有長期偏食的狀況時,還得要注意是不是合併了口腔過度敏感的困擾,這時職能治療師還需要評估小朋友的感覺功能,然後設計出能夠一併訓練動作與感覺功能的活動或遊戲,幫助小朋友更成功的在生活之中運用口腔功能。

 

出處:張宇群職能治療所-希望種子兒童發展中心

be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調查:照顧發燒兒 六成家長NG 更新日期:2010/06/07 13:05 寶寶發燒,別急著使用退燒藥或塞劑,萬一用量過多,可能傷害小朋友的肝臟,甚至導致普拿疼中毒,調查發現,高達六成的家長,幫孩子退燒的方式NG,兒科醫師提醒,退燒應該分階段,38.5度以下,應該先多喝水、洗溫水澡促進排汗、減少衣物,超過38.5度再考量使用藥物退燒。(陳奕華報導) 寶寶發燒,家長最心急,但是千萬別病急亂投「藥」!BabyHome一項針對一萬一千多名家長的「媽媽幼兒退燒問卷大調查」發現,有六成的家長,幫小朋友退燒的方式錯誤,一開始就使用了退燒藥或退燒塞劑,兒科醫師指出,臨床發現,有小朋友吃過多退燒藥,從高燒變成36度以下的低體溫,嚴重甚至可能傷害肝臟與腸胃,醫師叮嚀,正確的發燒處理方式應該分階段,超過38.5度才須要考慮使用藥物退燒,38.5度以下應該以非藥性退燒為主。 新生兒與小兒科醫師周怡宏說:「第一個室溫往下調到24度以下,第二個衣物要減少,第三點水分攝取量要增加,這個時候攝取量的增加只有一個原則,比平常多,假如媽媽告訴我們,平常小朋友喝奶與其他水分加起來1000CC,至少要加10%以上,第四個洗溫水澡,使用30-40度的水分,用泡澡的方式,浸泡十五到二十分鐘,增加退熱的效果。」 醫師也說,發燒是身體防禦反應,而水是最好的退燒藥,家長應該正確處理,以免退燒不成反傷身。

be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寵與愛

作者﹕楊仁壽

寵與愛差之於方寸之間。

大寶生在富裕家庭,爸媽因為事業忙碌

無暇照顧他,因此家裡請了三個幫傭,

打理家中並照顧大寶。爸媽交代幫傭,

凡事順他的意。大寶從小習慣茶來伸手、

飯來張口,看到喜歡的東西,開口就有。

文具是最貴的,玩具是最高檔的,

手機是最新的。功課不好,爸媽還跟

老師商量,不要太為難他。後來,

大寶成了班上的討人厭,因為懶惰、

愛炫耀,上課會搗蛋。

小玉嫁給一個很愛她的先生。

婚後,小玉覺得下廚很累,先生不忍心,

就餐餐外食。小玉覺得打理家裡很辛苦,

先生很體貼的請人打掃。小玉工作煩心,

先生不捨得,就建議她辭掉工作。後來,

小玉漸漸失去生活重心,沒有了肯定

自己價值的來源,變得很不快樂。

愛裡有捨,不捨得的愛就成了寵。

當我們不捨得所關心的人受苦,

凡事為他們承擔,他們就沒法鍛鍊

承擔痛苦的韌性,哪天我們不再能保護

所關心的人時,他們如何面對自己的苦難?

當我們不捨得所關心的人,因為得不到

想要的東西而沮喪,凡事都讓他們順心如意,

他們就無法體會付出後收穫的快樂,就無法

學會忍住不應得之得,當我們再也無法

供他們無虞時,他們如何拿捏所欲?

愛是一種不帶情感的心,不為所關心的人

受苦而難過,不因他們開心而快樂。

寵是一種投入情感的心,會為所關心的人

受苦而難過,會因他們開心而快樂。

我們不捨得所關心的人受苦,是因為

看到他們受苦,自己感同身受而痛苦,

因而為他們也是為自己解除痛苦。

我們不捨得所關心的人不如意,是因為

我們感同身受,自己心裡不開心,因而

設法讓對方開心,讓自己好過。

愛一個人是希望他長久幸福,

寵一個人是要看到他現在開心;

愛一個人是有原則的體貼,

寵一個人是沒有原則給予;

愛一個人是陪他處理煩惱,

寵一個人是替他排除煩惱;

愛一個人會給他磨練,

寵一個人將剝奪他經歷磨練。

愛與寵差別在方寸之間──我們的那顆心。

捨得對方受苦是愛,因為甘在苦的盡頭;

忍不得對方受苦是寵,將剝奪他們成長的機會。

我們可以永遠愛一個人,卻無法一輩子

寵一個人,差別只在方寸之間。

但是,我們都知道,人因為經歷煩惱,

而學習如何排解煩惱,因而長久的免除煩惱。

我們也知道人因為得不到,而體會努力

才有收穫的道理,因而學會去付出而得到,

以及克制欲望。

愛是一種不帶情感的慈悲心,

寵是希望看到他們快樂,

讓自己得到快樂,解除他們的

痛苦,讓自己不再痛苦。

be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23 Sat 2011 07:09
  • 清境

偷偷上清境

還拍一千多張照片

美到像假的

忌妒死了...

 



照片轉載:
http://yuchen-pb.blogspot.com/2011/04/blog-post_24.html#more

be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幼兒喝母奶 可降MRSA威脅

自由時報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20110420

餵母奶的好處又多一樁

長庚醫院最新研究發現,我國健康兒童鼻腔內帶有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的比例正持續攀升,其中,北部學齡前兒童幾乎每10人中就有一人的鼻腔可以找到這株抗藥菌。所幸,研究也發現,持續哺餵超過6個月母乳,帶有這株抗藥菌的風險可下降1/3。媽媽們可別放棄這個協助孩子抗菌的機會。

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 帶菌率7.8%

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陳志榮在2005到2008年,採檢6000多名孩童的鼻腔檢體並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台灣5歲以下(含5歲)健康兒童,平均有7.8%鼻腔帶菌,且帶菌率在這3年間顯著上升。其中,又以北部兒童帶菌比例較高、約有9.5%,其次是中部的7.7%、南部的6.2%。這項研究也發現,有上托兒所、幼稚園的孩子帶有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風險提高約5成,此外,家裡孩子比較多、帶有MRSA的比例也會相對高。每增加一名成員增加1.1倍帶菌率。顯示擁擠的環境有助這個細菌傳播。而哺餵母乳則可以降低帶菌,餵越久、效果越好。

近10年來MRSA在社區出現,不僅在健康人之間傳播,也造成健康兒童的感染,該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玉成指出,這類社區型抗藥菌,多數造成皮膚、軟組織感染,引起嚴重病例的情形相對少,這也是社區型抗藥菌與院內的MRSA較大的差異。

社區型抗藥菌再感染率 較院內型高

不過這幾年來長庚醫院仍接獲部分因社區型MRSA導致的嚴重肺炎、膿胸等個案。像是先前就有一名5歲大的女童,原本健康狀況良好,入院前5天開始有咳嗽、喉嚨疼痛等症狀,後來開始出現食慾跟精神活動力逐漸下降,緊急送至急診,經過胸部X光檢查發現,已經有多處肺葉浸潤,原本收治在一般病房,後來血壓大幅下降,緊急轉至加護病房,終於把狀況穩定下來,最後判斷是MRSA感染。值得注意的是,陳志榮分析發現,該院2004年到2006年,共有48位孩童出現2次以上MRSA感染,其中竟有7成是同一株病菌惹禍,甚至還有病童在相隔超過11個月後再次感染,還是同一株。換句話說,大多數的病童感染MRSA且接受治療後,雖然感染已經痊癒,細菌並沒有被清除,仍然在身體如鼻腔、腋下或會陰部等處帶菌,伺機再造成感染。其中社區型的MRSA比院內感染型MRSA有較強的再感染率,意味著社區型菌株比較容易在身體帶菌。

因此,針對這類重複感染的患者,建議主動篩檢,並有效投藥去除帶菌,例如鼻腔抹藥或以特定殺菌劑讓患者洗澡,杜絕重複感染。

be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體液酸度偏高的孩子脾氣暴躁,多動,學習精力不集中並易疲勞,且易患感冒、齲齒、牙周病。 其原因在於,有不少鹼性無機鹽對人體激素分泌和神經活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體液的酸鹼度與智商有關係

人腦體液的酸鹼度與智商有關係。 健康人體的體液(主要為血液)應呈微鹼性(PH值約為7.3-7.5),這樣有利於機體對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並使體內的血液循環和免疫系統保持良好狀態,人的精力充沛。 英國科學家對42名年齡在6歲到13歲的男孩進行觀察時發現,大腦中的體液ph值大於7.0者比小於7.0的智商高一倍。 在體液的酸鹼度允許的範圍內,酸性偏高(即PH值偏低)智商較低;鹼性偏高(即PH值偏高)則智商高。


事實上也是這樣。 據蘇大附兒院兒保科博導、主任醫師古桂雄教授介紹,體液酸度偏高的孩子脾氣暴躁,多動,學習精力不集中並易疲勞,且也容易患感冒、齲齒、牙周病。 其原因在於,有不少鹼性無機鹽對人體激素分泌和神經活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缺鎂最突出的症狀是容易產生疲勞感,還會導致失眠,情緒易波動,精神緊張不安。


由於體液的酸鹼性是可以通過飲食來調節的,因而科學家提出建議改善飲食結構,多吃鹼性食品,來提高智力水平。 也就是孩子在飲食上要少一點大魚大肉,多吃豆製品和乳製品;少吃油性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甜食,多吃海植物產品。 一些食品如核桃、紅棗等也可以增進智力發育。 含有維生素C高的食品也對提高智商有利。

 

多吃鹼性食品能提高智商


人的體液的酸鹼度主要由體內酸性無機鹽和鹼性無機鹽的水平來決定,而無機鹽水平的高低則取決於兩方面的因素。


一是日常飲食中的食物構成。 食物按其所含元素成分的多少可分為鹼性食物、中性食物和酸性食物三大類。 蘇大附兒院兒保科博導、主任醫師古桂雄教授說,凡含鉀、鈣、鎂、鈉等鹼元素較多的食物一般為鹼性,多食鹼性食物,人的體液可呈鹼性;凡含磷、氯、硫等酸元素較多的食物一般為酸性,多食酸性食物,體液則呈酸性;有些食物如提煉得很純的油脂、糖、澱粉等,基本不含有上述兩大類元素,因此屬中性食物,這些食物不影響體液酸鹼度。


二是機體內部的自我調節機能。 人體對食物有很強的適應性,鹼性食物食用過多,機體會在新陳代謝過程中增加鹼的排泄,以此保持體液酸鹼度的相對穩定。 反之亦然。


然而,生活中的孩子所食用的酸鹼性食物不是均衡的,其機體調節酸鹼度的機能又是因人而異的。 因此,古桂雄教授說,一些孩子的體液往往總是處於酸性狀態,有時則處於鹼性狀態。 對於某些學習成績欠佳、智商發育水平較低的孩子,多屬於酸性體質,注意讓他們多食用鹼性食品,有助於提高他們的智商水平和學習成績。 改善這些孩子的飲食結構,多吃鹼性食品,這是提高其學習成績的一大措施。

 

鹼性食物也要均衡攝入


酸鹼性食物區分主要看其所含的元素成分。 一般說, 各種動物食物,包括豬、牛、羊、雞、鴨肉、禽蛋類、魚類、麵粉、大米、花生等經人體代謝後能產生很強的酸性“殘渣”,所以都屬於酸性食物; 而各種蔬菜、水果、大豆、菌類等代謝後能產生較強的鹼性“殘渣”,因此都屬於鹼性食物。古桂雄教授說,改變孩子的酸性體質,主要就是要讓孩子多攝入後一類也就是水果蔬菜等鹼性食物。


當然,增加鹼性食物的攝入也應適當。 現代人生活水平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和習慣發生了很大改變,鹼性食物的攝入相對減少,而肉、魚、禽、蛋等動物性食物的攝入日趨增多,這是導致有些孩子酸性體質形成的一個原因。 對於這些孩子,可以讓他們多食些鹼性食物。 但古桂雄教授提醒說,孩子的身體尚處於生長發育期,需要各種蛋白質、脂肪和各種維生素、礦物質,而這些必需營養素有的較多地存在於酸性食物中,所以也不可偏廢,關鍵還是要做到鹼性食物的均衡攝入。

 

蛋白質並非多多益善


有人認為蛋白質高就是營養好,於是,給孩子吃大量高蛋白質食物。 其實,片面強調高蛋白質,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首先,蛋白質的代謝產物要由腎臟排出。 食入過多的蛋白質會加重腎臟的負擔。


腎臟是通過泌尿來維持人體內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的重要臟器。 腎臟還是一個內分泌器官。 例如,它能分泌促進紅細胞生長素。 若腎功能受到損害,就會出現面色蒼白、乏力等貧血的症狀。


小兒處於生長發育階段,其腎臟功能也處於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比較嬌嫩,容易受損。 若小兒的腎負荷過大,天長日久,難免有不堪重負的一天。


其次,任何細胞都需要獲得能量才能工作,腦細胞自然也不例外。 但是,腦細胞對能源十分挑剔。 可供人體能量的營養素有蛋白質、脂肪和糖。 腦細胞卻只能利用三大供能量營養素之一的糖。 糖在體內分解為葡萄,從而氧化產生能量。


人體獲取糖的主要食物來源是五穀雜糧和薯類,也就是主食。 如果孩子的飲食,頓頓都是用牛奶、雞蛋、肉先填飽了肚子,主食只吃幾口或不吃,腦細胞可就要發生能源危機了。 腦細胞不能打起精神來工作,孩子能聰明伶俐嗎? 營養好是指膳食合理、平衡、適度。 蛋白質雖然重要,但並非吃得越多越好。

 

構成智商的五種因素


智力測驗問世後,要區別智力的差異就變得容易起來。 人們發現智商極高(IQ在130分以上)和智商極低的人(IQ在70分以下)均為少數,智力中等或接近中等(IQ在80-120分)之間者約佔全部人口的80%。

 

觀察力

是指大腦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如通過觀察發現新奇的事物等,在觀察過程對聲音、氣味、溫度等有一個新的認識。 我們可以在學習訓練中增加一些訓練內容如觀察和想像項目,通過訓練來提高學員的觀察力和想像力。

 

注意力

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於某種事物的能力。 如我們好的學員能全神貫注地長時間地看書和研究課題等,而對其他無關遊戲、活動等的興趣大大降低,這就是注意力強的體現。

 

記憶力

是識記、保持、再認識和重現客觀事物所反映的內容和經驗的能力。 如我們到老時也還記得父親母親年輕時的形象,少年時家庭的環境等一些場景,那就是人的記憶在起作用。

 

思維力

是人腦對客觀事物間接的、概括的​​反映能力。 當人們在學會觀察事物之後,他逐漸會把各種不同的物品、事件、經驗分類歸納,不同的類型他都能通過思維進行概括。

 

想像力

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創造出新形象的能力。 比如當你說起汽車,我馬上就想像出各種各樣的汽車形象來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想像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識面的基礎上完成的。

be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侯文詠的孩子,有一次考試考壞了,那次是全班都考差了,同學都很擔心,不知道該如何向父母大人們交代。這時,侯文詠的孩子說:「我爸一定會說,我很高興你今天失敗了。」

同學疑惑的問:「怎麼會這樣?」

侯文詠的孩子回答:「我爸就是怪ㄎㄚ啊!」


我想,當時侯文詠的孩子在回答這句話時,嘴角和眉梢一定都是上揚的。

其實,著名作家和麻醉科副教授侯文詠說,他對孩子並不是沒有期待,並不是不會焦慮或不會生氣。只是,他相信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表現良好、受到讚賞。

因此,考試沒考好時,孩子一定已經很難過了,這時,做父母的除了安慰他之外,實在不需要再做什麼


不過,侯文詠也不是一開始就能這麼看得開、放得下。他記得,第一次發現孩子說謊時,又 焦急又生氣。但他的母親只是淡淡的告訴他:「你小時候也騙過人哪 !」

於是,他想起自己一路長大,父母教養他的情景。他們從不張牙舞爪,嚴聲厲色。


他們只是一直站在他身後,支持他、信任他


有一次,孩子學校校車停開。侯文詠想,從學校走到家裡不過十幾分鐘,自己還用車接送他來去多次,他應該認得路,於是要孩子放學後自己走路回家。沒想到,一個多鐘頭過去了,孩子還沒到家。

侯文詠急忙出門尋找,發現他走錯路了。侯文詠這才恍然大悟:「平時你帶他走的路都不算,他從沒有真正會過!」於是,侯文詠開車載孩子回到學校,讓孩子帶領自己,走一遍他認為正確的路線。每到一個岔路,侯文詠就請孩子談談他決定直走或左右轉的原因。最後,侯文詠再帶他走一遍自己覺得最近的路線。


在這段旅程中,沒有打罵嘲諷,只有窩心的分享和探險的樂趣。侯文詠也清楚記得,他曾經為了培養兩個孩子的閱讀興趣,以及增長他們的知識,要求他們看歷史書。沒想到,孩子反而不喜歡看書了。侯文詠發現情形不對,及時放手,讓孩子選擇自己愛看的書,包括漫畫。


結果,現在就讀國二的大兒子從《哈利波特》開始,已經會自動去找文字的書籍來閱讀。五 年級的二兒子為了看《向達倫大冒險》,連英文版也願意一邊查字典一邊看。


點點滴滴的累積,讓侯文詠深刻體會到,人的成長沒有捷徑。任何技能或行為規範的學習都必須經過不斷的摸索和重複的練習。在這過程中,打罵、命令或要求,或許看起來有效,但都是表面、騙人的。「熱情才是帶領孩子前進最好的力量。」侯文詠說:「孩子天生就好奇、有熱情。父母根本不必急著站在前面指路,反而應該跟在後面觀察,看到孩子熱情湧現, 及時提供機會和幫助就可以了!」


「東西的成熟有一定的時間和過程,必須耐心陪伴、等待。帶孩子絕對不能講效率,要用『沒有效率的方式』,孩子才能紮實的長大!」侯文詠用這句話寫下句點

be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摘自《御醫傳人丁和君的心藥養生:心能致病,更能治病,學會中醫的情緒和能量管理,才能真正的養生!》,丁和君、瑪麗安.賈斯 著,橡實文化出版】

中醫如何得知心臟健康與否?

西方醫學視腦部為主宰七情六欲的中樞器官,但和西醫不同的是,中醫則認為人的情緒會在相對應的器官上駐留,而每個器官的健康與否,都能從全身上下外顯的症狀中看出端倪。

對中醫師來說,診斷的挑戰在於如何去研判、詮釋那些蛛絲馬跡,並對症下藥,好讓患者的身心健康能維持平衡。為了進一步了解這些能量中心如何執行各自的任務,就應一一探究各個能量中心。

不妨把心想成人體的最高統治者,也就是一國之君王,它所擁有的能量系統,無出其右。心保持強健時,就能以沉穩、平和的速率,將血液輸送到全身的動脈中。心同時也是人體內建的溫度控制器,負責管理體內和體表的溫度,也掌控流汗。如果心能保持正常運作,就能適度發汗,好讓身體降溫。但若心的能量網絡疲弱,人體的溫度調節就有可能失控,導致如過熱和脫水等危險症狀發生。

我們如何才能得知心的健康與否呢?中醫靠著研判體表外顯的特定徵狀,就能判定出患者體內發生的許多現象。舉例來說,西醫可能會用聽診器來檢查心跳,但中醫卻是透過觀察膚色、聆聽患者的聲音,以及舌的色澤和狀況來研判。

肺管「氣」能量 與皮膚相關

和心一樣,肺同樣也有兩大重要工作。身為王后的肺,負責吸進氧氣,並輸送到全身上下,然後再排出二氧化碳的副產品;而另一項同樣重要的任務,則是管理稱之為「氣」的能量。

氣可說是無所不在,而且每吸氣一次,就會吸收到氣。這種透過「空氣傳播」(airborne)的氣的形態,稱為「大氣」,而肺就負責處理這種氣,並用來強化血液和經絡。在此同時,肺還會隨著每次呼氣而排出不純淨的空氣和氣,好讓氣體出入的交換能維持平衡,進而讓身體維持平衡。這種氣體交換的重要性在於,這樣能讓氣順暢地從外到內、然後又由內到外地循環。

肺維持這種氣體交換的能力如果發生了任何障礙,就可能會導致各式各樣的問題發生,像是胸痛,或是呼吸方面的問題,如氣喘或慢性支氣管炎等。肺的兩座「門戶」或「開口」,就是鼻和皮膚。如果肺很虛弱,那麼鼻和鼻竇就會很容易受到外界的病毒和感染所影響。皮膚也被視為「第三個肺」,因此當疾病來襲時,皮膚就是第一道防線。皮膚要依靠肺來保持潤澤,而這也就是中國醫學認為肌膚的健康程度能反應出肺健康與否的主因。那麼如何才能判定肺有善盡其責呢?和西醫不同的是,中醫不用核磁共振造影或X光機,而是格外注意檢查鼻子外部、鼻竇,尤其是皮膚等部位。

bett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